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981经济学基础[专业硕士]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本的实际成本

【答案】资本的实际成本是指租赁企业用经济的产出单位衡量的购买并出租一单位资本的成本。资本的实际成本取决于资本品的相对价格P k /P、实际利率r 以及折旧率。用式子表示为:资本的实际成本

2. 货币数量理论 。

【答案】(1)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MV)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kY=kPy),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即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并成正向关系。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2)弗里德曼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论,提出货币需求函数为:

式中表示财富持有者手中的实际货币量与市场债券利息率、预期的股票收益率等因素有关。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己。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3. IS--LM 模型

【答案】IS-LM 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如何决定的模型。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意味着商品需求等于商品供给,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在利率r 和国民收入y 组成的二维坐标系中,IS 曲线表示了使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的轨迹。LM 曲线描述了确保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的轨迹。两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由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获得。

二、简答题

4. 实现经济中总收入与总支出相等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1)实现总收入与总支出相等的是储蓄等于投资机制。在最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中,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行为主体。从要素主体获得的收入的使用角度看,收入要

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储蓄,因此总收入y=c+s。从经济的总支出角度看,一个经济的支出由家庭的消费支出和企业的投资支出构成,因此总支出y=c+i。由于投资是由储蓄转化而来的,储蓄也全部转化为投资,否则就会用于消费。因此有i=s,从而经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2)在三部门经济中,经济行为主体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从收入使用角度看,在缴纳政府税收后,收入要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储蓄。因此总收入y=c+s+t。从支出角度看,家庭有消费支出,企业有投资支出,政府有政府购买支出,因此总支出y=c+i+g。政府储蓄部分为t-g ,投资是由储蓄转化而来的,政府储蓄加上私人储蓄会全部转化为投资,因此有t-g+s=i。这时有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3)在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包括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国际部门储蓄,同样的道理,也与投资相等。因此有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5. 作图并证明:

(1)画出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A 位于IS 曲线的左下方LM 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

(2)说明A 点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所处的状况;

(3)经济变动的趋势以及调节机制。

【答案】(1)A 点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所处的状况如图所示。图A 点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所处的状况

(2)如图所示,A 点表示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处于这样一种非均衡的经济状态: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供给小于产品的需求,即存在超额的产品需求; 在货币市场上,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即存在超额的货币供给。

(3)任何失衡情况的出现都是不稳定的,最终会趋向均衡。一方面有超额产品需求,从而收入会上升,收入水平向右移动; 另一方面有超额货币供给,从而利率水平向下移动。这两方面调整的共同结果是引起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向右下方移动,这种调整直到达到均衡点E 点才会停止。

三、论述题

6. 效率工资理论与工资戮性有什么关系?

【答案】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依赖于厂商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如果工资削减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引起单位产品劳动成本的提高,那么,为了保持效率,厂商愿意支付给工人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而不想降低工资。效率工资是指劳动效率对工资的弹性为1的时候的工资,即工资提高1%能使劳动效率也提高1%的时候的工资。在这个工资水平上,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最低,这时,厂商能最优化地(即利润最大化地)雇佣工人。

当市场不景气,劳动需求低于劳动供给,效率工资超过均衡工资时,厂商为了刺激工人积极性,激励工人尽可能最大努力来工作,并留住高素质的工人,以维持较高劳动效率,厂商将不雇佣那些愿意接受低于效率工资的失业者,不愿降低工资,而把工资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以有利于减少雇员的偷懒,降低转换(跳槽)成本,提高雇员素质,刺激雇员积极性。这种效率工资理论不但可说明为什么工资有茹性,而且可说明为什么社会上存在失业时厂商不愿通过降低工资,增

加劳动需求使失业率下降。

四、计算题

7. 假定:

(a )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 ;

(b )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10r ;

(c )消费函数为c=50+0.75y,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10r 。

(1)求(a )、(b )、(c )的IS 曲线;

,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 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2)比较(a )和(b )

,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 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b )和(c )

【答案】(1)由此时IS 曲线将为:

于是由(a )的已知条件c=50+0.8y和i=100-5r可得:

(a )的IS 曲线

同理可得(b )的IS 曲线为

同理可得(c )的IS 曲线为: 为,

即和可知, (2)由(a )和(b )的投资函数比较可知(b )的投资行为对利率更为敏感,而由(a )和(b )的IS 曲线方程①和②比较可知(b )的IS 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a )的IS 曲线斜率(绝对

,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d 越大时,IS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值)

越小,即IS 曲线更平坦一些。

(3)由(b )和(c )的消费函数比较可知(b )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而由(b )和(c )的IS 曲线方程②和③比较可知(b )的IS 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c )的IS 曲线斜率(绝对值),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即刀越大时,IS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小,即IS 曲线更平坦一些。

8. 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

y=c+i+g(收入恒等式)

c=100+0.9yd(消费函数)

当投资i=300亿美元,政府购买g=160亿美元,税率t=0.2,t 0=0时,问:

(1)当收支平衡时,收入水平为多少? 投资、政府购买、税收乘数各为多少?

(2)当政府购买g 增加到300亿美元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

(3)假定投资从300亿美元增至398亿美元,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