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保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终身寿险

【答案】终身寿险是指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且保险期限为终身的人寿保险。终身寿险是一种不定期的死亡保险,即保险合同中并不规定期限,自合同有效之日起,至被保险人死亡为止。即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终身负责,无论被保险人何时死亡,保险人都有给付保险金义务。终身保险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得到永久性保障,而且有退费的权利,若投保人中途退保,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现金价值(或称为退保金)。终身保险按照交费方式可分为:①普通终身保险,即保险费终身分期交付。②限期交费终身保险,即保险费在规定期限内分期交付,期满后不再交付保险费,但仍享有保险保障。交纳期限可以是年限,也可以规定交费到某一特定年龄。③交终身保险,即在投保时一次全部交清保险费,也可以认为是限期交费保险的一种特殊形态。

2. 被保险人

【答案】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利益或生命、身体和健康等受保险合同保障的人。

在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是保险财产的权利主体。在被保险财产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财产进行赔偿(在这里,房屋、汽车等财产为保险标的); 在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是从保险合同中取得对其生命、身体和健康保障的人,同时他也是保险事故发生的本体(在这里,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为保险标的); 在责任保险中,被保险人是对他人的财产损毁或人身伤亡负有法律责任,因而要求保险人代其进行赔偿,由此对自己的利益进行保障的人(在这里,民事赔偿损害责任为保险标的)。

3. 代位追偿

【答案】代位追偿,又称“代位求偿权”、代位追偿原则是指在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推定全损,或者保险标的由于第三者责任导致保险损失,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赔偿责任后,依法取得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或对保险标的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的追偿权。代位追偿原则首先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从保险人和第三者责任方同时获得双重赔偿而额外获利,确保损失补偿原则的贯彻执行。代位追偿原则是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代位追偿原则的主要包括权利代位和物上代位。

4. 相互保险

【答案】相互保险是指社会上有保险需求的个人或团体采取相互合作的组织形式,来满足其成员对保险保障需求的活动,有保险合作社、相互保险社、相互保险公司等多种组织方式。

5. 内含价值

【答案】内含价值是保险业独有的概念,指在充分考虑总体风险的情况下,分配给适用业务的资产所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的现值。通俗地说,内含价值是在没有考虑公司未来新业务销售能力的情况下现有公司的价值,可视为寿险公司进行清算转让时的价值。内含价值是对一个寿险公司的经济价值的估计,不包括未来新业务产生的价值,直接反映寿险公司当前的经营成果。它由有效业务的价值和调整后净价值两部分构成,反映在某个评估时点之前己经生效的业务的价值。调整后净值一般是指资产市值(可包括所有不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数额; 而有效业务的价值则是反映了资本成本后,目前业务未来可作分配的折现现金流量。

根据我国定义,内含价值的构成如下:

内含价值=调整净资产+有效业务价值

调整净资产=自由盈余+要求资本

有效业务价值=有效保单未来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现值-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

6. 分保额

【答案】分保额又称分保接受额或分保责任额,是指对于每一危险单位或一系列危险单位的责任或损失,分保接受人所能承担的分保责任的最高限额。

7. 保险代理人

【答案】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并依法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的单位或者个人。

8. 营销组合策略

【答案】营销组合策略是指用来满足目标市场内保险消费者需求的综合营销手段。它包括:①险种策略,主要有险种开发策略、险种组合策略和险种周期生命策略等; ②费率策略,是保险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最活跃的策略,它与其他策略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包括低价策略、高价策略、优惠价策略、差异价策略等; ③促销策略,主要包括广告促销、公共关系促销和人员促销三种策略。

二、简答题

9. 研究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特征和成因对于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有何意义?

【答案】保险经营风险不仅包括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风险,而且还包括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

(1)承保风险

①财务风险

则务风险指保险公司因偿付能力不足或流动性不足所导致的支付危机。偿付能力不足的成因主要有:第一,承保金额超过公司的承保能力; 第二,市场价格竞争导致赔付率上升; 第三,通货膨胀对资本金和总准备金的腐蚀; 第四,投资亏损或坏账。

流动性不足的成因主要是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变现能力差。

②逆选择

保险合同是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是经过要约承诺双方合意的基础上签订成立的,一般情况下,双方选择的机会是均等的。但是,保险合同却存在着投保人做出对保险人不利的逆选择现象。

逆选择的成因在于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掌握承保标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由于保险标的自始至终都是控制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手中,只有他们对标的的风险状况最为清楚,这样就使得保险人在承保标的的选择或费率开价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虽然逆选择在保险定价过程已被估计,但是,由于合理的逆选择是不可完全被控制的,因此有可能破坏保险人经营的财务稳定性,加大保险经营的风险。因此,如何防止逆选择,是保险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③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下列三种:第一,制造保险事故,故意引发保险事故,以便向保险公司诈取保险金。第二,捏造保险事故,保险事故并未发生,却伪装现实中已经发生,以诈取保险金。第三,恶用保险事故,恶意利用已发生的保险事故或冒用保险事故,以诈取保险金。

道德风险由于保险的缘故而诱发,甚至不顾刑事犯罪而达到诈取保险金的目的。道德风险也会因保险从业人员或保险代理人或有关的第三者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勾结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道德风险是无形的,既无法量度,又难以用经济的办法加以惩罚令其改进或遏制,在保险界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④竞争风险

保险价格竞争是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最残酷的手段。价格竞争的导因包括:第一,保险机制使然。保险公司经营实际是通过收取保费实现风险损失的平均分摊,这就要求保险公司经营必须具有足够大量的标的。第二,射幸心理使然。补偿性保险合同的履约终止取决于偶然性,就单个保险公司而言,其经营损失率并不一定贯彻损失或然率。第三,吸收现金使然。吸收保费,聚积资金转为投资,几乎成为当代保险市场价格竞争的驱动器。

⑤利率风险

在寿险纯费率厘定过程中,利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利率风险对于寿险公司来说,主要表现为对利差益和费差益的影响。由于寿险的预定利率是长期不变的,而市场利率却是变化的,因此,当预定利率长期高于市场利率时,利差益趋向零,甚至为负数,表现为利差损,这时寿险公司将出现亏损,消耗自有资本。反之亦然。

市场利率的变动主要受商业周期的影响,是不可控风险,因此,对寿险的预定利率要谨慎预期。

⑥汇率风险

经营涉外业务的保险公司在接受国际运输保险、国际分保等业务时,都是以外币为收费币种,因而持有多种外币,就存在着汇率风险,即由于各国货币间汇价的变动而引致财务损失。在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