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岛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舌尖音

【答案】舌尖音指舌尖顶住或者接近门齿、齿龈、硬腭而发出的辅音,包括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尖后音。舌尖前音有z 、c 、s ,舌尖中音有d 、t 、n 、l ,舌尖后音有zh 、ch 、sh 、r 。

2. 索绪尔

【答案】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

,是结构主义的鼻祖。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

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简答题

3. 换喻有几种类型? 请举例说明。

【答案】(1)换喻的类型

换喻主要是按照事物间的相关联系而形成的词义的演变,其常见的类型主要有:

①材料一物品。例如,英语的“pen ”本来是“羽毛”的意思,由于占代用羽毛蘸墨水写字,羽毛和书写工具经常联系,于是“pen ”增加了“笔”的意思。

②产品一地名。"china ”是“瓷器”的意思,由于古代中国的瓷器在外享誉盛名,因而后来用“China ”指中国。

③地名一部门代称。例如,中南海原是地名,后来由于国务院在此办公,则中南海就成为了国务院的部门代称。如“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等说法。

④部分一整体。例如,汉语中“口舌”是人体的器官,但后来抓俘虏也叫“捉舌头”。

,这是用制造的材料来指所制造的产品。⑤材料一产品。英语的glass (玻璃)可指“玻璃杯”

⑥地名一产品。汉语中的“茅台(酒)”因产地而得名。

4. 谈谈你对语言的“任意性”特征的理解。

【答案】(1)语言“任意性”特征的含义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语言“任意性”特征的具体反映

①相近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其语音形式差异很大,同样表达“书”的意义,

汉语发音为,英语为"book" 。反过来,相近的发音,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意义完全不同。不仅是不同的语言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是会变化的。语言符号的形式跟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者

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

②就单个的语言符号而言,其形式和意义的关联,在很大程度受制于它所从属的符号系统,取决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同样是拟声词,汉语的“叮叮当当”所使用的语音材料和结构方式是汉语符号系统特有的,而英语中的“Jingling ”也是模仿类似的声音,但使用的语音材料和结构方式就是英语符号系统所特有的。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也好,意义范畴也好,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和符号系统的其他形式和意义相关联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是强调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5. 语法意义; 语法范畴

【答案】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的相同和不同表现如下:

(1)相同点

语法意义是反映词语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的高度抽象的意义的,性、数、格、人称、时、体等范畴意义也是反映上述方式和功能的。

(2)不同点

①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称为“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②语法范畴就是词形变化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类。

三、论述题

6. 根据例子简要说明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

【答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就是为社会服务。因此,语言不止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而且必然地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必须经常地改进自己、丰富自己,以便能够满足社会的日益复杂的交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进步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在不断地进步着。这种情形对于语言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社会的进步对语言词汇的发展影响很大。汉语中“年”“秋”这两个词,是上古时代我国进入农业社会以后才产生的,它们本来的意义都与农作物或植物有关。

(2)社会的分化统一推动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分化和统一的现象。社会的分化常常引起语言的分化,社会的统一总是要求语言的统一。例如,一个完全统一的社会,可以由于某种原因而分化为若干半独立的区域,各区域间的人们虽然仍旧彼此往来,却往来地不频繁。时间久了,原来统一的语言在不同的地区上就会出现一些差别,形成虽未分裂但却各有特点的语言分支一一方言。

(3)社会接触会引起语言的接触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社会间免不了要互相接触、互相影响。例如,汉语就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侗语、苗语等语言很大的影响,这些语言中都有大量的词借自汉语。

(4)社会发展下所引起的思维演变会促进语言的发展

社会推动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给语言以一定的影响。在各种社会现象里,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特别密切,它的发展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也比较大。思维是随着人类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思维对语言的影响也就是社会对语言的间接影响。例如,在我国殷代的甲骨卜辞里,人称代词还不完备,数词中还没有基数和序数的分别,介词和连词非常少,在句子中‘般是单句,复句少见。在复句中一般是并列句,主从句少见。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世界不断丰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思维也不断发展,彼此之间信息的传递也越来越复杂,理应需要更为复杂的交际工具。语言当中新的词类、句式也就应运而生。

总而言之,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7. 汉语普通话与英语(或者你熟悉的其他外国语)在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上有什么差异?

【答案】汉语和英语在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汉语与英语在语法手段上的差异

①词形的变化

汉语普通话缺乏词形变化,而英语则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a. 通过附加词尾来表达语法意义,如taller/tallest,前者词尾表示比较级,后者词尾表示最高级。

b. 内部屈折。如begin-began ,两者分别表示开始这个动词的一般式、过去式。

c. 异根。如better , best 二者分别表示good 的比较级、最高级。

②语调

有人认为语调也是一种语法手段,主要指的是停顿。例如汉语普通话:“我知道,你不知道。”

,(联合)“我知道你不知道。”(主谓)而英语中语调的作用则不明显。

③重叠

汉语中通过重叠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如“掂量”与“掂量掂量”具有不同的意义; 英语中则无。

(2)汉语与英语在语法范畴上的差异

①性。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也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

,而英语则分别表示为变化。汉语没有性的语法范畴,如男女服务员都可称为“服务员”

waiter , waitress 。

②数。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英语的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如男孩,单数形式为boy ,复数形式为boys 。而汉语名词的单复数则没有形式上的变化。

③格。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名词、代词作主语时用主格的形式,作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时用宾格的形式,作间接宾语时用与格的形式,表领属关系时用属格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