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617社会学通论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集体行为
【答案】集体行为是指那些在某种社会因素刺激下,许多人脱离或违背社会制度和常规而共同做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比较低的行为。它与“制度化行为”或“常规化行为”相对,而不是与“个体行为”相对。制度化行为是指接受稳定的、共同的角色期待指引的行为,又称常规行为。
2. 反向社会化
【答案】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reversalsocialization ),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3. 越轨行为
【答案】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4. 社会流动
【答案】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从个人角度看,广义的社会流动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流动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5. 社会控制
【答案】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二、简答题
6. 导致社会设置功能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设置被人们称为设置安排,它规定人们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社会资源。任何设置安排的主导功能就是对人们利益关系的协调和规范。因此,当发生以下两种情况时会导致社会设置的功能变迁:
(1)设置环境的制约
社会设置一方面受到设置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
设置环境是指决定其他一切社会设置的基本特征的根本性设置,如D.C. 诺斯和L.E. 戴维斯在描述经济设置的设置环境时认为,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础规则”。如一国之宪法,就是最典型的设置环境。具体的社会设置都是在一定的设置环境下形成的,并受到设置环境的约束。设置环境为人们选择设置安排确定了一个基本界限,它是确立其他一切设置安排的前提条件。当社会生活中某种利益关系的格局发生变化,或者设置环境出现重大调整的时候,原有的设置功能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这时设置功能变迁就发生了。
(2)设置内部出现了创新活动,即设置创新
原有设置安排下总会有些人为获取潜在利润而率先克服这些障碍,当克服障碍的成本小于潜在利益的时候,一项新的设置安排就会出现。
设置创新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
①预见到潜在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设置创新就可以获得潜在利益的创新主体“第一行动集团”的形成;
②“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创新方案;
③根据最大利益原则,对各种可行的创新方案进行选择;
④支持创新的“第二行动集团”的形成,它们将参与设置创新后的预期利益的分配;
⑤第一、二行动集团共同努力,促成设置创新的实现。
(3)社会设置一方面受到设置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
设置环境是指决定其他一切社会设置的基本特征的根本性设置,如D.C. 诺斯和丁..E. 戴维斯在描述经济设置的设置环境时认为,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础规则”。如一国之宪法,就是最典型的设置环境。具体的社会设置如家庭设置、市场交易设置、学校设置、工厂设置等等,都是在一定的设置环境下形成的,并受到设置环境的约束。
设置环境为人们选择设置安排确定了一个基本界限,它是确立其他一切设置安排的前提条件。
7. 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有哪些? 怎样分析这些后果和影响?
【答案】(1)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①社会运动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诉求,但其影响和后果却常常超出预期之外。可以将社会运动的影响区分为:
a. 期然性后果,是指有意识追求的,从而在意料之中的后果;
b. 非期然性后果,是指并未有意识去追求的,从而是超出意料之外的后果。社会运动既可以对外部产生影响,也可以对内部产生影响。
将这两个方一面组合起来,可将社会运动的影响划分为四个方面:期然性外部影响; 非期然性外部影响; 期然性内部影响; 非期然性内部影响。
②关于社会运动影响的其他观点
a. 程序性影响,即一个运动在进入有关当局的决策过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b. 结构性影响,即一个运动在改变有关当局的政治、法律或其他制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c. 敏感度影响,即一个运动在改变有关当局和民众的价值、认知及态度,从而提高他们对该运动所关注的问题的敏感度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d. 实质性影响,即该运动在达到其具体目标和要求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③在社会运动多种可能的影响中,最受关注的是其对政治和政策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社会运动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政治性,都会对国家和政府造成影响,因此社会学家最关注社会运动对政治的影响。
④社会运动的影响并不限于国家政治和公共政策方面,它对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社会运动可以改变人们对集体抗争的观念和心态,从而影响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态度和方式; 可以改变运动积极分子本身的心理和行为,使他们变得更加合群或更加孤僻,等等。
(2)分析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①衡量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a. 看社会运动所追求的实质性诉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b. 看社会运动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决策程序或过程;
c. 看社会运动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②不同社会运动的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a. 社会运动的内部因素是造成社会运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的一个因素,包括该运动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行动策略。社会学家甘姆森认为科层化程度越高、权力越集中、内部越团结的团体越容易取得成功。也有学者指出,运动的效果及影响与运动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行动策略没有关系。
b. 造成社会运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另一个因素是社会运动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共舆论。普通公众虽然未直接参与社会运动,但作为第三方,他们的态度对一个社会运动的挑战和应战双方都有非常强烈的影响。二是政治体制,不同政治体制对社会运动的控制倾向和能力是不同的。政治体制的控制倾向和能力,对社会运动产生其影响来说,既可能是一种阻力,也可能是一种助力,但两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8. 简述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的关系。
【答案】(1)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的联系:
从发生学的意义上来说,社会关系是通过社会行动和社会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们在某一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