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汉唐时期新疆地区佛教传播与分布

关键词:汉唐时期;新疆地区;佛教传播;分布;

  摘要


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新疆地区从原始崇拜阶段跨入到了宗教信仰阶段,以佛教传播到于阗地区为分水岭,佛教随后逐渐发展成为公元10世纪以前在新疆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佛教差不多成为国教。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0世纪相当于是汉唐时期,是新疆佛教传播、发展和兴盛的主要时期,因而选择这一时期作为考察新疆佛教的时段。
本文将新疆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单元,从历史地理角度来探究佛教在汉唐时期的传播与分布情况。公元前1世纪,佛教自印度通过克什米尔传入新疆。魏晋时期,佛教在新疆跨进兴盛时期,在塔里木盆地南北交通要道上以于阗和龟兹两地形成两大佛教中心。隋唐时佛教在新疆又进入一个繁荣期,龟兹和高昌为这一时期的文化代表。
新疆作为中西交通的要道,在佛教传播上成为一个教徒东来、西行的一个集散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佛教的发展程度高于内地,东来的僧人人数远远大于西行人数,中国当时的佛教中心集中在新疆地区。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从内地向新疆大回流的趋势。新疆东来僧人渐少,中原僧人往西域印度求法者大增,这时期佛教以中原为主,向四方传播,新疆的佛教地位下降。
新疆的佛教寺院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分布在于阗和龟兹两个国家。隋唐时期寺院依然主要分布在于阗和龟兹,焉耆和北庭也有分布。总体来说,隋唐时期寺院总数少于魏晋时期。译经场所主要分布在于阗、龟兹、高昌和北庭。从新疆佛教整体发展来看,其繁盛期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译经密集区是于阗和龟兹。隋唐时期,高昌成为另一译经密集区。
佛教在新疆汉唐时期传播与分布的原因,受到自然地理、经济、政治、交通条件和固有文化特质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