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第二信使学说
【答案】第二信使学说是一种解释信号传递的理论。含氮激素首先和细胞膜受体结合,受体将激素信号通过另外的物质传递到细胞内,信号逐级放大后产生各种细胞内反应,如促进或抑制相关代谢途径,这种传递激素信号的物质叫做第二信使,如
2. 脂肪酸的α-氧化。
生少一个C 的脂肪酸和
3. 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抑制作用、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答案】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竞争性抑制剂因具有与底物相似的结构,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酶的结合部位从而产生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复合物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物浓度的方法解除。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使得
4. 硝酸还原作用。
5. 糖异生作用。
【答案】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甘油、脂肪酸及某些氨基酸在生物体内转化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6. 高脂蛋白血症。
【答案】高脂蛋白血症是一种由于血中脂蛋白合成与清除混乱引起的疾病。血浆脂蛋白代谢 异常可包括参与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载脂蛋白或脂蛋白受体遗传缺陷,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
7. 酶的非竞争性抑制。
【答案】酶的非竞争性抑制是指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形成
第 2 页,共 32 页
等。
【答案】脂肪酸的α-氧化是直接以游离的脂肪酸为底物,在α-C 上氧化,每进行一次氧化产
增大,而不变。
非竞争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形成酶-抑制剂或酶-底物-抑制剂
变小,但
不变。这种抑制不能通过増加底
都变小,但比值不变。
【答案】硝酸还原作用是指硝酸态氮在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催化下还原为氨的过程。
和
复合物,从而不能进一步形成E 和P , 因此使酶反应速率降低的可逆作用不能通过増加底物的方法解除。
8. 底物。
【答案】某一酶的底物是指被该酶作用的物质。
二、问答题
9. 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以及弹性蛋白酶是来自同一组织的内肽酶。在它们的三维构象中都含有相同的、恒定的组合:
(1)①有人说,这三种酶虽说是由三个不同的基因编码,但它们却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ancestralgene )通过同源趋异进化(diveagentevolution )的进化方式产生的。你认为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当胰蛋白酶活性部位的Asp 定点突变成Asn ,它的催化反应速度降低10000倍。为什么?
【答案】(1)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①这三种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可与DIFP 起反应的Ser 残基;②在活性部位的Ser 附近都含有相同的氨基酸顺序:级结构中都含有相同的、恒定的
(2)当胰蛋白酶进行催化反应时
,
与
④它们氨基酸的顺序大约有40%相同;⑤它们有很相似的空间结构。
的咪唑基之间形成低能障的氢键,并与
Ser195共同组成“电荷转接系统”。这是酶催化反应所必需的。由于Asn 缺少与His 的咪唑基形成氢键的羧基,因此,当Asp 定点突变成Asn 后,上述功能消失,酶的活性会显著降低或丧失。
10.下图是一个带有单链末端的双链DNA 分子,分别写出用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或端粒酶处理后得到 的延伸产物并简单解释原因。
【答案】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III 处理后的产物为:
端粒酶处理后的产物为:
DNA 聚合酶III 跟大多数其他DNA 聚合酶一样,需要模板和引物,所以从下面一条链的端开始延伸
DNA
链;端粒酶本身由蛋白质和RNA 两种组分组成,其中RNA 部分的一段可以作为
模板,因此端粒酶可以在DNA 的凸出末端添加DNA 序列。
11.反应柠檬酸→顺乌头酸+在到达平衡时,顺乌头酸和别为-
和
第 3 页,共 32 页
③在它们的三
的组合顺序(相同的电荷转换系统);
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和平衡时柠檬酸的浓度。
分
求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柠檬酸→顺乌头酸+
将
代入公式
根据
代入顺乌头酸浓度,则得:
12.如果有某一突变导致肝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酶的失活,这对机体利用葡萄糖为能源会有何影响?
【答案】由于该突变会导致肝细胞不能将葡萄糖输入血液,则除非以食物方式提供,那些依 赖葡萄糖的组织将无法行使其正常功能;换言之,该突变将导致肝细胞失去调控血糖稳态的作用。
13.葡萄糖可结合并竞争性地抑制糖原磷酸化酶,试分析该作用机制的生理学意义。
【答案】该机制可根据血糖浓度的变化而有效调控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即血糖浓度升高时不再降解糖原。
14.过氧化氢酶的
值为当底物过氧化氢的浓度为时,求在此浓度
下,过氧化氢酶被底物所饱和的百分数。
【答案】所谓酶被底物饱和的百分比即是反应速度与最大反应速度的百分比。根据米氏方程知:
15.利用催化乙酰CoA 和丙二酸单酰CoA 合成软脂酸的纯酶制剂,在反应所需的所有辅因子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下列实验。
(1)假如乙酰CoA 以酸将参入多少个
的形式供给,乙酰CoA 没有标记,问每分子
(2)假如丙二酸单酰软脂酸将参入多少个
的形式供给,丙二酸单酰CoA 没有标记,问每分子软脂
【答案】(1)乙酰CoA 供给甲基末端的二碳片段,因为末端的甲基碳并不包括在脱水步骤中,这样所有的3H 都被保留,所以每分子软脂酸将参入3个
第 4 页,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