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题:有数据显示,某大城市每年约有25万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已成为0~14岁儿童的第一"杀手"。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在认知和行为上仅仅处于发展初期,他们常常花很多时间在交朋友和玩游戏上,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区之中。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请你根据他们这方面的需求,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还经常抽烟喝酒,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除了种地、养猪、养牛之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丽芬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的念头。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 问题: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概论,丽芬个人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2.从优势视角看,丽芬拥有哪些资源?3.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4.从个人、小组和社区三个层面,提出解决丽芬问题的简要策略。
高菲,女,35岁,原是某公司的白领,生孩子后做了全职太太。她现有一个5岁的孩子,丈夫收入丰厚,生活无忧。然而高菲并不高兴,因为她发现儿子越来越不听话,儿子的行为总是与她的愿望相违背。她教儿子学书法,儿子把墨搞得满地黑色;她教儿子英语,儿子坐不住一刻钟。她想请丈夫帮忙一起教育儿子,但丈夫回家后总叫累,经常倒头就睡。高菲变得很急躁,动不动就打骂儿子,儿子也与高菲越来越逆反,母子关系越来越差。不久后,高菲与儿子应邀参加了"妈妈与贝贝"小组。 问题:1.高菲的主要困境是什么?2.面对"高菲们"的困境,组织"妈妈与贝贝"小组的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策略?
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为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张女士抚养。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常便饭。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临下岗的威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作为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服务。 问题:1.结合案例说明儿童的需要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针对小亮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小晖,15岁,初三学生。由于妈妈去世早,长期以来,小晖一直与爸爸相依为命。但是,爸爸身体不好,已经请病假在家休息多年,工资很低,仅能维持家庭温饱。更不幸的是,小晖爸爸在医院检查时被诊断出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这对小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问题:1.上述案例中,小晖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小晖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本市某小区内有一位现年83岁的闵阿婆。闵阿婆一生养育了6个女儿,没有儿子,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平时她跟大女儿一家一起居住,其他5个女儿则分别居住在其他城市。前几年,闵阿婆的大女儿因中风瘫痪,大女婿赶她出门,闵阿婆一下子变成了依靠低保金生活的独居老人,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几年来,闵阿婆的其他5个女儿在照顾母亲的问题上相互推诿,谁都不肯承担照顾和赡养母亲的责任。现在,年老多病的闵阿婆孤身一人独自生活,行动不便很少出门,有时烧一顿饭要吃好几天,有时烧不动就只有饿肚子。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闵阿婆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闵阿婆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