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二节疟疾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间日寒战、高热、大汗发作7天,脾在肋下1.5cm,质硬,血中查到间日疟原虫,患者10个月前曾有类似症状未经治疗,10天后自行缓解,应考虑为()

A . A.输血疟疾
B . B.新发疟疾病人
C . C.疟原虫携带者
D . D.复发
E . E.再燃

关于疟疾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正确() A.三日疟原虫侵袭各年龄的红细胞。 B.恶性疟原虫主要侵袭衰老红细胞。 C.间日疟与卵形疟原虫仅侵袭幼稚红细胞。 D.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数量恶性疟原虫最少。 E.三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 男,19岁,间歇性畏寒、高热、大汗近1周,血色素减低,白细胞计数正常,分类大单核细胞增多,本例最可能发现阳性结果的试验是() A.血或骨髓涂片找病原体。 B.骨髓培养。 C.血培养。 D.肝胆B超。 E.X线胸片。 男,23岁,8月16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湘,次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出汗多,近2天来发作过一次高热,伴头痛,伴头痛,持续4小时,热退后精神如常,食欲正常,体温39℃,血象:WBC6.8×10/L,N0.64,L0.36,RBC3.2×10/L,Hb10g/L,最可能的诊断为() A.伤寒。 B.乙脑。 C.败血症。 D.疟疾(间日疟)。 E.急性血吸虫病。 肾细胞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为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和未分化型三种。 B.可伴有肉眼血尿。 C.2~3cm直径的小肿瘤,有时呈强回声。 D.彩色多普勒有助于肾癌诊断。 E.不会发生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癌栓。 如图所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是() A.微小按蚊。 B.雷氏按蚊。 C.大劣按蚊。 D.中华按蚊。 E.库蚊。 患者间日寒战、高热、大汗发作7天,脾在肋下1.5cm,质硬,血中查到间日疟原虫,患者10个月前曾有类似症状未经治疗,10天后自行缓解,应考虑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