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话音信号的采样速率为8000Hz , 每隔10ms 将已编码的话音采样装配成话音分组,每一个话音分组在发送之前要加上一个时间戳。假定时间戳是从一个时钟得到的,该时钟每隔A 秒将计数器加1。试问能否将A 取为9ms? 如果行,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行,你认为A 应取为多少?

【答案】不能将A 取为9ms ,A 应小于话音分组长度10ms 。如果将A 取为9ms ,则有, 时钟时间:0918273645546372819099108……

计数器值:0123456789101112……

话音分组每隔10ms 产生一个,对应的时间戳值(即计数器值)为:

话音分组产生时间: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

应加上的时间戳值:012345678101112……

可以看到时间戳值在8到10之间缺了一个。可见将Δ取为略小于话音分组长度10ms 是不行的。正确的做法是使2Δ或3Δ等于话音分组长度。当话音分组丢失时,时间戳值会相差4Δ或5Δ,由此来判定是否发生了分组丢失,可以将Δ取为5ms 。

2. 什么是最大传送单元MTU , 它和IP 数据报首部中的哪个字段有关系?

【答案】在IP 层下面的每一种数据链路层都有其自己的帧格式,其中包括帧格式中的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这称为最大传送单元MTU (Maximum Transfer Unit )。当一个IP 数据报封装成链路层的帧时,此数据报的总长度(即首部加上数据部分)一定不能超过下面的数据链路层的MTU 值。当数据报长度超过网络所容许的最大传送单元MTU 时,就必须把过长的数据报进行分片后才能在网络上传送(见后面的“片偏移”字段)。这时,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不是指未分片前的数据报长度,而是指分片后的每一个分片的首部长度与数据长度的总和。

3. 主机A 向主机B 发送TCP 报文段,首部中的源端口是m 而目的端口是n 。当B 向A 发送回信时,其TCP 报文段中的首部中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什么?

【答案】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n 和m 。

4. 假定有一种双绞线的衰减是

减降低到多少?

【答案】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为:

(在1kHz 时),若容许有20dB 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使这种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增大到100公里,问应当使衰

如果要使这种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増大到100公里,则应当使衰减降到

5. 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过程填空,如图。

【答案】①首先浏览器通过DNS 获得服务器IP 地址,并建立TCP 连接;

②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HTTP 请求;

③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对浏览器请求的HTTP 应答;

④断开TCP 连接。

6. 试辨认以下IP 地址的网络类别。

(1)128.36.199.3

(2)21.12.240.17

(3)183.194.76.253

(4)192.12.69.248

(5)89.3.0.1

(6)200.3.6.2

【答案】A 类地址以1〜127开始,B 类地址以128〜191开始,C 类地址以192〜223开始,故(1)(3)为B 类网,(2)(5)为A 类网,(4)(6)为C 类网。

7. 设想有一天整个因特网的DNS 系统都瘫痪了(这种情况不大会出现),试问还有可能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吗?

【答案】不可以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

8.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案】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截获、中断、篡改和伪造四种威胁。这四种威胁又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 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更改报文流、拒绝服务和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他也可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宄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数据的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流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等。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相结合。

9. 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案】五层网络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应用层:应用层是体系结构的最高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网络层:负责将分组从源站交付到目的站,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将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数据链路层: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由网络层交下来的IP 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透明的传送帧中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数据链路层在收到一个帧后,可从中提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将原始的物理连接转换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是协调在物理媒体中传送比特流所需要的各种功能。

10.试解释一下名词:归属网络,永久地址,归属代理,被访网络,外地代理,转交地址。

【答案】归属网络:移动站原始连接到的网络。

永久地址:又称为归属地址,即移动站的原始地址。

归属代理:通常是指连接在归属网络上的路由器。被访网络:当移动站A 移动到另一个地点,他所接入的网络称为被访网络(visitednetwork )或外地网络(foreignnetwork ).

外地代理:被访网络中使用的代理,它通常就是连接在被访网络上的路由器(当然也充当主机)。

转交地址:外地代理为移动站创建的一个临时地址。

11.PPP 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接收到的PPP 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 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答案】零比特填充法是当进行扫描的时候,每遇到5个连续的1,即插入一个0; 读取的时候,每扫描到5个连续的1,即删除后面接着的一个0。因此,经过填充的比特串为:000111011111-11111-110,(加上下划线的0是填充的)经过删除的比特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