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大学文学院813新闻传播业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普遍性判断
【答案】普遍性判断,是指对一般情况进行判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普遍判断满足的是人们超越个别具体事物,在开阔的认识视野中实现融通的、整体认识的愿望。其思维特征是,把对具体新闻事实的认识扩展开来,适用到普遍的对象上去。普遍性判断的思维路径就是扩展和上升,它可能要经过抽象的过程。
2. 立论的针对性
【答案】立论的针对性是指立论能够针贬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3. 精炼
【答案】精炼是指要用恰当的篇幅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内容要精辟,而语言又很简洁,不舞文弄墨,故作斯文,以词害意。当然,并不等于短,更不能简单地说评论写得越短越好,而要量体裁衣,长短适度。
4. 文前按语
【答案】文前按语,也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它是新闻传播媒介特别是报刊的编者常用的按语形式。在三种按语形式中,它的编排位置最为显要,通常冠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显得庄重。在报刊上发表时,常用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字体排出,需要时还加框或加线处理,以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5. 演绎推理
【答案】演绎推理是指以一般原理作为前提,对个别事物进行判断,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一般而言,只要前提是一般的,结论是个别的,就都属于演绎推理。其特征包括:演绎推理的思维特点,是从一类事物的普遍规律中推导出其中某一个事物的性质,因为这一事物的性质包含于它所属的一类事物的共性之中,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演绎推理是从人们普遍经验的“一般”来推出对新闻事件这个“个别”的判断。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