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大学文学院813新闻传播业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本报特约评论员

【答案】本报特约评论员,是指某家报纸特别约请的评论员。特约评论员简称评论员,通常是受媒体之邀发布评论意见等。大多数媒体会为了避免纠纷,声明是评论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媒体看法。特约评论员的组成人数不定,少则一人,多则数人。组成人员多数是该媒体的记者、编辑,或在各个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但也有政府工作人员借由主要媒体发表意见的。

2. 问题讨论

【答案】问题讨论是指言论版上充满活跃气氛的动态性内容。有意义的话题讨论,往往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是吸引读者与公众持续关注和持续参与的有力手段,也能产生比日常报道和评论更为广泛的影响,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

3. 广播新闻评论

【答案】广播新闻评论是指专门供广播使用的,通过广播发表的对新近的或正在变动的新闻事实的评论分析,是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介的具体运用。基本属性是新闻性和政治性。由于广播新闻评论是从报纸评论沿袭而来,在特点、作用和基本的体裁、样式上有很多相通或相近之处。同时,受广播这种特殊的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广播新闻评论又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表现形式。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电台宣传的旗帜,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

4.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1912年宋教仁被杀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北京、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被全部查封,对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力报》等,采取禁止在租界发行的办法,使其被迫停刊。此外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记者被杀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到1913年,全国报纸只剩139家,与1921年初的50多家相比锐减了300多家。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称之为癸丑报灾。

5. 评论立意

【答案】评论立意是指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者间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内容。立意贵在“站得高’夕,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新闻评论的刻意求新,集中体现在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

二、简答题

6. 什么是评论员评论,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评论员(或主持人)评论,是指由评论员自己撰写(或参与撰写)并由自己播讲的评论。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