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理工学院934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心质(centroplasm )。
【答案】中心质是指在光镜下观察到的蓝藻细胞中央部位较周围原生质明亮,遗传物质DNA 所在部位,它相当于细菌的核区。
2.
【答案】的中文译名是转位酶,转位酶又称磷脂转位蛋白,可将磷脂从膜的一侧翻转到另一侧,且对磷脂移动具有选择性,对保证膜中磷脂分布的不对称性有重要作用。
3. 干细胞
【答案】成体的许多组织中都保留一些未分化的细胞,当机体需要时这些细胞便可按发育的途径分裂分化产生特定的细胞。机体组织中这种未分化细胞称为干细胞。
4. 类核(nucleoid )。
【答案】类核是指在原核细胞中一种由环状DNA 分子盘绕且由其他密度较低的物质包绕的区域。核区可呈现各种形状,一个细胞中可以有多个核区。
5. 染色体超前凝集
【答案】染色体超前凝集
集。
6. 核糖体VS 核小体
【答案】(1)核糖体
核糖体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由的蛋白质构成,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没有膜包被的细胞器,其功能是按照m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高效精确地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核糖体按沉降系数分为两类,一类(70S )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另一类(80S )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
(2)核小体
核小体是由DNA 缠绕组蛋白构成的一级染色质结构,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核小体包括200bp 左右的DNA 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两分子的子的组蛋白 其中和两分子的以及一分稳定核小体,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 相连。 是指与M 期细胞融合的间期细胞发生的形态各异的染色体凝
7. 募集结构域
【答案】
存在于凋亡起始
和 以及凋亡相关接头蛋白分子中,通过结构域之间的聚合,能够彼此结合或与接头蛋白结合,被募集到上游信号复合物中活化。
8. 细胞工程
【答案】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的生物工程中,应用细胞培养、细胞分化的定向诱导、细胞融合和显微注射等技术,使细胞获得新的性状以及创造新的生物品种的现代生物技术。
9. 钠钾栗。
【答案】钠钾泵,
又称
两个亚基构成,工作时通过
胞,构成一个循环。
10.连接子
【答案】连接子是构成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每个连接子由6个相同或相似的跨膜蛋白亚单位环绕,中心形成一个直径为1.5nm 的亲水性通道。相邻细胞质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形成完整的间隙连接结构。
酶,是位于细胞质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载体蛋白,具有亚基(一种糖蛋白)上一个天冬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使“亚出胞、两个入A TP 酶的活性,在A TP 直接供能的条件下能逆浓度梯度主动运转钠离子和钾离子。
钠钾泵由基的构象改变,来实现钠钾的排出和吸入。每消耗一分子A TP ,可运转3个二、简答题
11.简述caspases 导致细胞调亡的机制和caspases 活化的基本途径。
【答案】(1)caspases 导致细胞调亡的机制
①外源途径
死亡受体如Fas 在配体FasL (凋亡信号)的刺激下,通过接头蛋白FADD 将caspase-8酶原招募到细胞膜上,形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DISC , caspase-8酶原在这个复合物中进行自体切割活化,进而切割下游的caspase-3,使之活化,开启凋亡反应。
②内源途径
线粒体接收到凋亡信号后,Cytc 从线粒体中释放到细胞质中,与凋亡因子Apaf-1(线粒体释放)结合形成复合物,Apaf-1通过CARD 结构域招募细胞质中的caspase-9酶原,caspase-9酶原发生自身切割而活化,活化的caspase-9再进一步切割并激活caspase-3和caspase-7酶原,引发细胞调亡。
③外、内源途径的关联
a. 外源途径中的caspase-8以及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分泌的颗粒酶B ,也可以切割并活化Bcl-2家族的促凋亡因子Bid ,激活内源凋亡途径;
b. 凋亡的内源途径被激活后,线粒体上释放的促凋亡因子Smac 也能够活化caspase-8。
(2)caspases 活化途径
-8、-10,-7等调亡执行因子,①经细胞表面受体活化caspase-2、通过这几个再活化caspase-3、
启动凋亡过程。
②经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 激活caspase-9, 再由caspase-9激活下游凋亡执行因子,启动细胞凋亡。
12.简要叙述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和运输的基本过程及参与的因子。
【答案】(1)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和运输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①被膜小窝的形成:网格蛋白被膜小窝是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体。在胞吞过程中,吞入物(配体)先同膜表面特异受体结合,然后,网格蛋白装配的亚基结合上去,使膜凹陷成小窝状。由于这种小窝膜外侧结合有许多网格蛋白,故称为网格蛋白被膜小窝。它大约在一分钟之内就会转变成被膜小泡。
②披网格蛋白小泡的形成:在形成了网格蛋白被膜小窝之后. 很快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小泡,即披网格蛋白小泡,小泡须在发动蛋白的作用下与质膜割离。由于此时的小泡外面有网格蛋白包被,故称为被膜小泡。
③无被小泡的形成: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之后,很快脱去网格蛋白的外被,成为无被小泡。在真核细胞中有一种分子伴侣
于披网格蛋白小泡的装配。
(2)除网格蛋白外,涉及的因子有:配体、受体、衔接蛋白、发动蛋白和分子伴侣
外也参与了披网格蛋白小泡包被的形成和去被的过程。在形成包被时,钙泵将
保持低浓度,有利于有被小窝的形成。一旦形成被膜小泡,使胞质中的另
泵出细胞外,催化披网格蛋白小泡的外被去聚合形成三腿复合物,并重新用同网格蛋白的轻链
结合,使包被不稳定而脱去。
13.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的蛋白酶的水解加工方式有哪些? 加工方式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的蛋白酶的水解加工方式有: ①无生物活性的蛋白原切除端或两端的序列生成成熟的多肽。
②含有多个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前体水解产生许多相同的活性多肽。
③含有不同信号序列的蛋白质前体加工成多种不同的产物。
④同一种蛋白质前体在不同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加工产生不同的多肽。
(2)加工方式多样性的可能原因:
①确保小肽分子的有效合成;
②弥补缺少包装并转运到分泌泡中的必要信号;
③有效地防止这些活性物质在合成它的细胞内起作用。
14.蛋白含有哪些功能结构域? 哪些在肿瘤细胞中发生了突变? 【答案】包括一个转录激活结构域,一个识别特异的由10个碱基对组成的回文序列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