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801哲学专业综合之美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先锋艺术的美学意义?

【答案】先锋艺术是现代艺术流派之一。广义的泛指最新的,具有反叛性的文学艺术现象; 狭义的特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欧洲出现的,反对艺术体制和艺术自律的一些艺术流派。先锋艺术出现在西方的现代主义之中,是西方现代主义提出的一个概念。先锋艺术的美学意义表现为:

(1)解构的姿势

先锋艺术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它有对固有文化结构和传统的巨大破坏力。先锋艺术视一切即成的艺术模式为天敌,它在传统的对立面寻找自身的价值,并永远以一种解构的姿态出现。

(2)美学极端主义

先锋艺术具有创新性,当“先锋”一词进入艺术时,其特有的内涵决定了先锋艺术在艺术领域的绝对前卫特征。对先锋艺术家来讲,重复是巨大的硬伤,他们把自己人生的独到见解通过先锋艺术这种形式表达出来,以此引发一种精神冲击和震荡。因此,他们往往借助艺术形式上的新奇夸张表达其思想内涵上的深刻性。这样狂热的实验性导致其把实验这种手段提升到同独创一样的位置,并将其视为自己的一种那美学思想,卡琳内斯库就将其归纳为“美学极端主义”,进而认为“对过去的拒斥和对新生物的崇拜”是其美学纲领。

(3)新奇惊异的美感

先锋艺术具有前瞻性,先锋艺术家往往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实现新奇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此种类型的表达的过程中,其直接的效果是作用于人类灵魂的深处,让人在精神层面上产生强烈的震惊,进而实现直视自身的可育旨。

2. 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

【答案】(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

(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

(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3. 请简单陈述美育的功能。

【答案】(1)培育审美心胸

这是审美主体进入审美活动的前提。审美态度是人对待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不同于科学认识的态度和实用伦理的态度。

(2)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就是审美感兴能力,审美直觉能力。也就是对无限丰富的感性世界和它的丰富意蕴的感受能力。审美活动与科学研究不一样。科学研究是要去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研究的结果是得到一种知识,或者一个知识体系。

(3)培养审美趣味

审美偏爱是个体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就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

4. 结合实际谈谈审美教育应该如何实施。

【答案】(1)关育应渗透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美育应该贯穿在学校的全部教育之中。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美育也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应该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社会都要注重美育,特别是要注重营造一个优良的、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2)美育应该伴随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中,人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特点,人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美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这是美育实施的阶段性原则。

5. 谈谈你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答案】日常生活审美化指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一种直觉的审美追求,就是对大审美经济时代或体验经济时代的一种描述。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质上乃是通过商品消费来产生感性体验的愉悦。最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使人产生完整的愉快体验的生活,大审美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一种精神享受,追求一种快乐、幸福的体验,追求一种审美气氛。

6. 简要说明物质环境美的主要内容。

【答案】概括起来进,社会美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美能够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人的尊严意识和高尚情操;

(2)社会美能够赋予人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

(3)对社会美的欣赏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社会美能够激励人去积极地追求、创造美的生活,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7. 简述喜剧艺术的审美作用。

【答案】(1)喜剧艺术使人们在笑声中满足了审美需求,激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喜剧引发的笑声,能够充分展现人们的优越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2)喜剧中的讽刺作为一种战斗武器,能够揭露敌人的反动、腐朽、伪善,揭露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的习惯势力及社会生活中的严重缺点和错误,起到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作用,增强人们与丑恶现象和错误现象做斗争的力量和志气。

8. 简述美与真、善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1)美与真的辩证关系

①联系

a. 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

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目的。所以,人的自由创造,必须依靠对客观的必然性的认识才能进行。

b. 真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们去追求真理,犷解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联系,而美却是欣赏的对象,它具有生动的形象,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美是一种情感观照的对象。

②区别

a. 真并不就是美,因为美并不就是客观规律本身,客观规律可以脱离人的实践、主体而独立存在,而美却不能离开人的实践,不能离开主体的功利目的和生动形象。

b. 美和真的区别首先在于真是客观规律本身,而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

(2)美与善的辩证关系

①联系

a. 善是和功利直接联系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善包括人的道德行为以外的许多事物的社会功利性质,也就是指符合人的目的性。

b. 美以善为前提。因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犷实现和满足一定社会集团、或一定阶级的利益。

②区别

a. 从功利关系上看,善直接和功利相联系,衡量一件事物是否善,是以社会功利作为客观标准。而美和功利是一种间接联系,功利是潜伏在形象中。

b. 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看,善虽有形式,但主要不是讲形式。人们对善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概念去揭示对象的功利性质; 而美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现为生动的形象。

c. 善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而美是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

(3)美不能离开真和善,但又有不同

①只有当人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也就是真的时候,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井且表现为生动的形象才可能有美存在。

②真、善、美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具体地历史地得到说明。

二、论述题

9. 论述自然和自然美。

【答案】(1)自然本身没有美丑,自然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①自然没有美丑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