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战略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合作型实施
【答案】合作型实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的战略中选用的模式之一。在合作型实施模式中,负责制定战略的高层管理者启发其他的管理人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去考虑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问题。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是一个协调员,确保其他管理人员所提出的所有好的想法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讨论和调查研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高层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听取来白基层的管理人员的意见,并将他们的意见加以综合分析,保证决策时所使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因此企业可以提高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合作型实施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 战略选择领域
【答案】战略选择领域是指企业在战略上可以选择的领域。战略选择领域分为三类:
(1)社会领域。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它在社会中的合法性。
(2)经营领域。企业要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生产经营领域,并制定相应的战略,促使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得到发展。
(3)竞争领域。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需要关心产品生命周期、技术变革和发展,以及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竞争者,选择适当的竞争领域,制定出各种防御战略、保护战略和攻击战略。企业可以从这三个领域制定战略。
3. 战略控制
【答案】战略控制是指企业对发生或即将发生战略问题的部门,以及重要战略项目和活动所进行的控制。战略控制需要提交定期的控制报告或定期的审核。此外,战略控制还需要评价和判断企业目前的战略,使每项活动都很好地符合预期的计划,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战略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领导与战略相适应、组织与战略相适应、执行计划与战略相适应、企业文化与战略相适应、资源分配与战略相适应、战略具有可行性、企业要有战略控制的预警系统、严格执行完整的奖惩制度。
战略控制的特点包括:
(1)企业战略活动必须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因而控制具有开放性。
(2)战略控制是企业高层管理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的总体控制。
(3)战略控制所依据的标准是企业的总体目标,而不是战略计划本身的目标。
(4)战略控制要使战略计划保持稳定性,又要具有灵活性。
(5)战略控制根据企业的效益,客观地评价与衡量战略行为的正确性。但很难用一个短期见
效的定量形式评价衡量战略行为。
4. 国际战略
【答案】国际战略是指公司将具有价值的产品与技能转移到国外市场,以创造价值的举措。大部分公司采用国际战略,是将其在母国所开发出的具有差别化产品转移到海外市场,从而创造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多把产品开发的职能留在本国,而在东道国建立制造和营销职能。在大多数的国际化公司中,公司总部一般严格地控制产品与市场战略的决策权。该战略适用于公司的核心能力在国外市场上拥有竞争优势,而且在该市场上降低成本的压力较小的情况,但不适于当地市场要求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情况。该战略的缺点是:由于公司在国外各个生产基地都有厂房设备,形成重复建设,加大了经营成本。
5. 增长型实施
【答案】增长型实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的战略中选用的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里,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增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鼓励中下层管理人员制定与实施自己的战略。这种模式自下而上地提出战略。这种战略集中了来自实践第一线的管理人员的经验与智慧,而高层管理人员只是在这些战略中做出自己判断,并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在下级的身上。在大型的多种经营企业里,这种模式比较适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给中层管理人员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制定有效的战略并使他们有机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战略。同时,由于中下层管理人员和职工更直接面对战略的机会,可以及时地把握时机,自行调解并顺利执行战略。因此,这种模式适合于变化较大的行业中的大型联合企业。
6. 变革型实施
【答案】变革型实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的战略中选用的模式之一。在变革型实施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重点研究如何在企业内实施战略。他的角色是为有效地事实战略而设计适当的行政管理系统。高层管理人员本人或在其他各方面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变革。这种模式多是从企业行为角度考虑战略实施问题,可以实施较为困难的战略。这种模式的缺陷是:只能使用于稳定行业中的小型企业,如果企业的环境变化过快,企业来不及改变自己内部的状况,这种模式便发挥不出作用。同时,由于自上而下的实施方式,这种模式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7. 行业经济特性
【答案】行业经济特性是指由一此公司构成的一个群体的经济特性。在这个群体中,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有着众多相同的属性,以至它们为争取同样的买方群体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不同的行业之间,在经济特征和结构不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行业中最主要的经济特性包括:市场规模,是指行业的年销售收入或销售单位; 竞争地域范围,包括本地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国际性市场以及全球性市场; 市场增长率,是指当前行业的增长状况; 行业目前在寿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包括投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行业内公司的数量及其相对规模,是指行业中公司的数量以及集中程度; 顾客数量与特性; 整合的宽度与深度; 行业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 技术和
革新的发展趋势; 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规模经济; 经验曲线效应; 行业的活力能力; 行业需求的稳定性:行业增长的潜力:行业的演变等。
8. 文化型实施
【答案】文化型实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的战略中选用的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里,负责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高层管理人员首先提出自己对企业使命的看法,然后鼓励企业职工根据企业使命去设计自己的工作活动。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是指引总的方向,而在战略执行上则放手让每个人做出自己的决策。这个模式的战略实施方法很多。例如,社训、厂歌、通过规章制度和其他影响职工行为的方式来进行等。所有这些方法最终要使管理人员和职工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打破了战略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只想不做与只做不想之间的障碍,每一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地涉及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是,要求企业里的职工有较好的素质,受过较好的教育。否则很难使企业战略获得成功。同时,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自己的特色,又很难接受外界的新生事物。
二、思考题
9. 阐述企业文化与战略的关系。
【答案】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竞争的核心。因而,企业发展的新的突破点在于形成企业的文化力,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基石
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积极而健康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①文化为战略的制定提供成功的动力
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制定有着重大的作用。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良的、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的危害是致命的; 企业战略应该建立在顺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要求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战略、乃至企业的兴衰成败。
②文化是战略实施的关键
企业组织制定战略以后,就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文化正是激发人们热情,统一群体成员意志的重要手段。
③文化是战略控制的“软性茹合剂”
战略控制可以通过规章制度、计划要求等“刚性连接件”实现,但不如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等这些“软性钻合剂夕,更为有效。价值观、信念及行为规范可以形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
(2)文化是维持战略优势的条件
企业文化可以维持战略优势,但是这种文化必须是特有的而且不容易被模仿。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了这个企业的历史积累,其他企业是很难模仿的。
(3)文化与战略的适应和协调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的新旧文化必须相互适应,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