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内部圈定必考题汇编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的需要表现的五个层次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表现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要,如入身安全、职业安全; (3)社交需要,如友谊、情感、归属; (4)心理需要,如自尊、尊重、权威、地位; (5)自我实现需要,如胜任感、成就感。
2. 新闻道德
【答案】新闻道德,是职业道德体系中的一种,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简称。新闻道德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反映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循的各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拥有的道德观念、道德品性等的总和。新闻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新闻道德,是指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业的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新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公德联系较为密切)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重要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3. 魔弹论
【答案】“魔弹论”又称“靶子论”、“枪弹”,西方早期的新闻传播理论,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这种理论认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主动的,而受众则是被动的。传播者把“信息子弹”发射出去,受传者必被击中,应声倒下。
4. 新闻文化
【答案】新闻文化是社会总体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亚种,亚系统。它既是媒介文化的内涵,又是媒介文化的外延。新闻文化的主要标志是新闻作品,而新闻作品是以其不同于其他媒介作品服务于受众的。同一般媒介文化比较,新闻文化具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如:强烈的政治色彩; 鲜明的价值判断; 深刻的哲学思辨; 特殊的商品性; 作品形式的精美性。
二、简答题
5. 新闻传播公证性的科学含义及要求有哪些?
【答案】新闻传播公正性的科学含义主要包括:传播工作者负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地从媒介获得资讯、发表意见、进行申辩和反对他人观点的权利与机会,传播工作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并以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与自由。
(1)新闻传播不以一己之立场,片面地报道事实与提供只是自己赞成的一方面意见; 压制、不报道或歪曲报道另一方面的事实或自己反对的一方的意见。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