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70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

A. 制度教育学

B.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 批判教育学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育理论流派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制度教育学重视制度的教育价值;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主张以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课程内容;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主张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批判教育学关注和探询“谁

控制学校”、“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2. 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 )

A.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个重要的教育文件的考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

,在基础教育方面,实行基础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

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1993年发布的“两基,两全,两重”和改变了毕业包分配等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是1999年发布的,重点是扩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2000年发布的。

3. 下列关于“苏湖教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苏湖教法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北宋崇宁兴学中得到推广,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苏湖教法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缓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时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

C. 经义斋学习六经经义,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 治事斋学习一些应用学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D. 学生可主治一科,兼治他科

【答案】A

4. 1963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案《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的

,其含义是( )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

A. 为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提供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国家援助

B. 为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

C. 高等教育分为“自治”部分(人学)和“公共”部分(大学以外的学院)

D. 建立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专业训练、在职进修构成的“师资培训三段法”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英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的掌握程度。1963年,英国就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较有影响的改革方案——《罗宾斯报告》。该报告探讨了英国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一重大问题。报告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这个建议被称为“罗宾斯原则”。《罗宾斯报告》成为20世纪6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政策依据。注意英国教育法案的考查频率是最高的,但是每次考查的也就是主要内容和意义,所以,算是难点中考重点,把握准确,做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对于教育法案,做好选择题的准备就应该足够了,特别重点的可以作为简单题来准备。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o

5. 某山区小学,每个年级数学、语文等科的教学均由一名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属于( )

A. 兼任教师

B. 主仟教师

C. 级任教师

D. 科任教师

【答案】C

【解析】考查不同类型老师概念的理解。主任教师主要是说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的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老师。科任老师是不做班主任,专门承担各学科教学任务的专职老师。级任教师,每个年级数学、语文等科的教学均由一名教师担任的教师。

6.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教育的基本精神是( )

A. 教育为长期的战争服务

B. 群众教育第一

C. 注重教育的正规化建设

D 生产教育第一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特点的掌握程度。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执行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教育政策,把教育事业作为抗战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在一切为了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指导下,将干部的教育工作作为根据地教育的重点。

7. “玉小琢,小成器; 人小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

A. 《学记》

B. 《大学》

C. 《论语》

D. 《师说》

【答案】A

8. 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

A. 卢梭

B. 夸美纽斯

C. 乌申斯基

D. 福禄培尔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所谓“泛智”是一种全面的、

,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能为所有人所掌握的全部知识。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可以教育成人”。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9.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 )。

A. 浙江大学

B. 复旦大学

C. 天津大学

D. 南开大学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大学西迁的历史史实的考查。国民政府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中国教育实力使一部分大学西迁并重组。西南联合大学是西迁重组大学中的典型代表,由名校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