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经济与管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资产评估学基础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产评估报告

【答案】资产评估报告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资产评估准则的要求,在履行必要的评估程序后,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发表的、由其所在评估机构出具的书面专业意见。资产评估报告既是资产评估机构完成对资产作价意见,提交给委托方的出证性的报告,也是评估机构履行评估合同情况的总结,还是评估机构为资产评估项目承担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

2. 资产

【答案】资产评估中的资产或作为资产评估客体的资产,其内涵更接近于经济学中的资产,即特定权利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够给特定权利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而其外延则包括了具有内在经济价值以及市场交换价值的所有实物和无形的权利。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资产必须是特定权利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②资产是能够给特定权利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即可望给经济主体带来现金流入的资源; ③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也就是说资产价值能够运用货币进行计量,否则就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3. 机器设备的经济寿命

【答案】机器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机器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因继续使用会造成经济上不合算而停止使用所经历的时间。经济上不合算是指继续使用该设备的支出大于收入,而无法获得纯收益。影响经济寿命的长短的因素有原始投资成本、设备本身的物理性能、技术进步速度、设备使用情况、维修及保养情况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等。

4. 功能性贬值

【答案】由于无形磨损而引起资产价值的损失称为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设备的功能贬值主要体现在超额投资成本和超额运营成本两方面。超额投资成本是由于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使得相同功能的新设备的制造成本比过去降低,它主要反映为更新重置成本低于复原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即为“超额投资成本”,也称为第1种功能性贬值。超额运营成本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新设备在运营费用上低于老设备。超额运营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贬值也就是设备未来超额运营成本的折现值, 称为第II 种功能性贬值。

二、简答题

5. 简述基准地价修正法的基本思路。

【答案】(1)基准地价修正法是指利用当地政府制定的基准地价作为参照,将被估宗地的区域条件和个别条件等与所在区域的平均条件相比较,进行修正,从而求得待估宗地市场价值的一种方法。

(2)采用基准地价修正法一般根据具体宗地的各种地价影响因素与基准地价对应的土地级别区域整体影响因素状况的差别,进行商服繁华度、城市设施完备度和环境质量优劣度等区域因素和容积率、时间、土地使用权年限等个别因素的修正。

(3)基准地价修正法的计算公式为:待估宗地价值=待估宗地所在区域的基准地价×区域因素修正系数×时间修正系数×年限修正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其他因素修正系数

6. 什么是资产评估程序?

【答案】(1)资产评估程序是资产评估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所履行的系统性工作步骤,可以说资产评估具体的工作步骤构成了资产评估程序。

(2)资产评估程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产评估程序开始于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接受委托,终止于向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提交资产评估报告。广义的资产评估程序开始于评估项目洽谈和业务受理,终止于资产评估报告提交后的评估工作底稿归档。从为保证资产业务质量、控制评估风险、提高评估服务水平的角度看,广义的资产评估程序可能更好地表达了资产评估程序,且与目前评估的有关规范(准则)相吻合。

7. 简述资源性资产的含义、特征和属性。

【答案】(1)资源性资产的含义

资源性资产,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开发和利用某类自然资源,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自然界物质和能量。

(2)资源性资产的特征和属性

资源性资产具有资源性资产的个别属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意义的资产属性:①资源性资产的个别属性(主要指自然属性)。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 天然性。一切自然资源最初完全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b. 有限性和稀缺性。资源性资产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某些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总是在必然地减少、枯竭乃至耗尽。某些自然资源,虽然能够被反复利用,但如果利用不当,也可能被耗尽且不能再生。c. 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在地理上分布不均衡,在数量或质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d. 生态性和与其他资源的高度相关性。各种自然资源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中相互影响而构成特定的生态系统,遵循特定的生态平衡规律。②资源性资产的资产属性(主要指经济属性和法律属性)。自然资源之所以能够成为资产是因为它具有以下条件:a. 它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的经济资源。资源性资产不但具有使用价值,同时一定要为投资者带来收益的才能成为资产。没有经济价值或在当前知识和技术水平下尚不能确定其经

济价值的资源不能成为资产。b. 可以用货币计量。这是资源性资产评估的基础。c. 进入生产过程,为经济主体占有和控制。d. 可以实现产权或使用权的让渡和流转。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性资产进行评估的基本条件。

8. 评估人员接受评估业务委托前应明确哪些基本事项?

【答案】评估人员在接受评估业务委托前,应当采取与委托方等相关当事人讨论、阅读有关材料并进行必要的初步调查等手段,与委托方等相关当事人共同明确以下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

(1)委托方、产权持有和委托方以外的其他评估报告使用者。在评估业务接洽阶段,应明确评估业务的委托方、评估对象的产权持有者以及是否存在委托方以外的其他报告使用者,还应尽可能了解评估报告使用者及其与委托方的关系。

(2)评估目的,评估人员要与委托方协商,了解与评估业务相关的经济行为,明确评估目的。

(3)评估对象和范围,评估人员应该与委托方沟通,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评估人员可以建议委托方合理确定评估范围,并确信所委托评估的资产范围与评估目的相适应。

(4)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评估人员应该与委托方沟通,恰当选择适用于评估目的的价值类型,并与委托方就评估结果具体价值类型的定义达成一致理解。

(5)评估基准日,评估人员要与委托方沟通,明确评估基准日。

(6)评估报告使用限制,评估报告的使用限制主要是明确评估报告使用人和使用范围等情况。

(7)评估报告提交的时间和方式,评估人员在接受委托时应与委托方沟通,明确评估报告的提交时间和方式。

(8)评估服务费总额、支付时间和方式,评估人员应与委托方沟通,明确评估服务费总额、支付时间和方式,这是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与委托方沟通的重要环节。

(9)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评估人员应该根据评估业务的具体情况与委托方沟通,明确委托方与评估人员工作配合和协助等其他需要明确的重要事项。

9. 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案】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应由资产评估机构和委托人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订,内容应当全面、具体,表达要清晰、准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资产评估规范、准则。一般来说,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评估机构和委托方的名称、住所;

(2)评估目的;

(3)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

(4)评估基准曰;

(5)评估报告使用者;

(6)评估报告提交期限和方式;

(7)评估服务费总额、支付时间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