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5

  摘要

一、简答题

1. 采访提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记者在采访提问中要想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注意提问的逻辑性。记者提问的目的是获得新闻信息,而不是阐发自身的观点,因此所有的提问都必须以方便采访对象说话为前提。所提问题要给对方充分的发挥空间,但又不能偏离主题。问题应当围绕采访目标设计,各个问题之间可以是并列、递进、承接、转折等关系,应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样会直接影响采访对象对新闻事实(事件)的回忆和叙述,打乱他们的思维逻辑。

(2)提问力求简洁明确。记者的提问,要明确而不转弯抹角,要能让采访对象迅速理解问题的意思,并迅速地做出反应,提供记者所需要的有关新闻事实的信息。

(3)提问有具体的指向性。采访中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开放、宽泛,应该具备一定的指向性,使采访对象的回答能集中在一定的有效范围内。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开放、宽泛,采访对象就会不知道应该从何谈起。

(4)采访提问的引导艺术。好的提问可以积极引导采访对象对新闻事实进行叙述。当采访对象有难言之隐时,记者不能产生急躁情绪,相反要耐心说服,边等待,边引导,以巧妙的引导来消除采访对象的思想顾虑。只有这样,对方才有可能将有关内容和盘托出。

(5)要避免说外行话。一些媒体的记者不受行业限制,采访的题材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 一些媒体的记者固定跑一个“口子”。无论哪种情况,都要求记者对所涉及的领域比较熟悉,在开口提问时,不至于让采访对象感觉到话说不到点子上。所提的问题是否在行,往往关系到采访对象对记者的尊重程度和谈话兴趣。要做到不说外行话,记者在采访之前必须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对涉及采访领域的知识做到有大致的了解,否则,提间就会如同蜻蜒点水,难以搜集到写作所需要的高质量的素材。

2. 新闻失实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答案】(1)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原貌,又称准确性。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有以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