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706新闻业务综合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 摘要
一、简述题
1. 听觉的过程是怎样产生的? 其运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人在获取知识和从外界接受信息中,听觉的功能仅次十视觉而强于其他感官。就一般意义而言,记者、记者,顾名思义,主要是通过发问、交谈,然后记下采访对象所叙述的材料的人。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中,听是起桥梁作用的,因此,听觉的作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估的。也可以这么说,除了现场观察、查阅资料方式外,在个别访问、开座谈会、蹲点、参加会议、电话采访等采访活动方式中,听觉的作用甚至大于视觉。
为了使听觉功能能得以正常发挥,采访时记者应当注意下述事项:
(1)悉心闻取线索
记者无论是在采访交谈中,还是在平时的上下班、节假日走亲访友及出差的车船中,皆应悉心用耳注意周围人的交谈,及时捕捉新闻线索。闻名全国的典型人物张海迪的信息,就是得力于记者悉心用耳而获取的。
(2)适时调节音强
记者在采访时就必须注意:所处位置不能离采访对象太远,否则就难以听清对方所述内容; 采访对象叙述时,出于主客观原因,声音可能过轻、节奏过慢或是声音过响、节奏过快,这都可能影响听觉的感受性,记者应适时有礼貌地要求对方进行调整; 尽可能不在分贝过高、声音嘈杂的环境中采访,特别是个别访问,应建议采访对象换个环境静心交谈。
(3)着力训练听力
要使自己的听力功夫过硬,记者当着力抓住下述三个方面的训练:
①专心。用心倾听对方的语音声调,用心思考每句话的情感、含义和价值; 紧迫对方的思路,甚至超出对方,即当对方下一句话未出来之前,记者便在努力猜想、思索; 边听边回味、小结、分析对方所讲内容,是台准确、符合实际和具有新闻价值; 不仅要辨析出对方所讲内容的直接含义,而且要辨析出其中的话中之话; 边听边产生联想,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将采访引向深入; 边听边对所听材料迅速进行整理、归类、编码,从而把最有价值的材料记在心里或笔记本上。
②虚心。记者要具有虚心倾听的态度和谦虚好学的习惯,并总善于在采访中给采访对象创造一种畅所欲言的气氛,即使他们有时并不完全赞同对方的意见,但仍以平等的态度和商讨的方式与对方交换看法,而绝不会好为人师,动不动就设法堵住人家嘴巴,弄得人家不敢开口。这样,采访对象也就乐意配合记者采访,尽心倾吐记者所渴望求之的新闻材料。
③耐心。采访大部分时间是采访对象用以叙述材料,要叙述事件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还要掺杂个人的意见、想法等; 再则,采访对象所叙述的常常并非完全符合实际,也并不一定
第 1 页,共 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