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 )间的一致性。
A. 两半测验
B. 所有题目
C. 题目与分测验
D. 分测验
【答案】B
【解析】内部一致性信度包括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同质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2. 斯皮尔曼提出的智力理论包括( )。
A.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B.G 因素和S 因素
C. 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
D. 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答案】B
【解析】因素分析之父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于1904年提出的智力结构二因素,认为人类智力包含G 因素(一般因素)和S 因素(特殊因素)。
3.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高尔顿是最早用测验法研究个体差异的人
B.“心理测验”一词是J.M.Cattell 首次提出来的
C.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用的是标准化测验
D.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A.Binet 编制的
【答案】C
【解析】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但并不是标准化测验。心理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且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及常模资料。
4. 报告测验分数应遵循( )。
A. 不应告诉被试其测量结果是和什么常模团体进行比较
B. 不应告知被试所作测验是测量什么或预测什么
C. 最好不把测验分数直接告诉被试及其亲友,而是报告测验分数的解释和建议
D. 拒绝当事人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答案】C
【解析】报告测验分数应遵循:①不应把测验分数直接告诉被试本人或家长、学校班主任等有关人员,应告诉的是测验分数的解释和建议;②避免使用专业术语;③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④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较。
5. 如果某测验的效度系数是0.70,则该测验无法做出解释的变异比例为( )。
A.30%
B.49%
C.51%
D.70%
【答案】C
【解析】信度最高为效度系数的平方,所以信度系数为0.7×0.7=0.49,则变异系数为0.51,即测验无法做出解释的变异比例。
6. 公元1370年笔试成为科举取士的一部分,这表明我国的( )正式开始。
A. 智力测验
B. 能力倾向测验
C. 成就测验
D. 人格测验
【答案】C
【解析】成就测验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考试。成就测验主要是针对特定领域为检测应试者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设计的。
7. 1960年的斯一比智力测验( )。
A. 仍采用比率智商
B. 其智商与韦氏智力量表的智商是通用的
C. 其智商以100为均数,15为一个标准差
D. 其智商以100为均数,16为一个标准差
【答案】D
【解析】1916年的斯一比量表首次提出了比率智商,在1960年的斯一比量表中采用了平均数为100, 标准差为16的离差智商。
8.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编制于( )。
A.1895年
B.1905年
C.1908年
D.1911年
【答案】B
【解析】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是比内和西蒙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需要于1905年编制而成的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9. 根据MMPI 中国常模,病理性异常表现的区分标准是( )。
A.40
B.50
C.60
D.70
【答案】C
【解析】MMPI 的解释主要考虑各量表的高分特点,如果那个分量表的T 分在70以上(美国常模),或在60以上(中国常模),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
10.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检验防卫反应的效度量表是( )。
A. 说谎量表
B. 疑问量表
C. 诈病量表
D. 校正量表
【答案】D
【解析】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有四个效度量表,校正量表分数高表示一种自卫反应。A 项,说谎量表分数高表明回答不真;C 项,诈病量表分数高表明诈病或确系严重偏执。疑问量表不是单独的量表,指的是被试对问题毫无反应及对“是”或“否”都进行反应的题目总数。
二、名词解释
11.机械能力测验
【答案】机械能力包含了许多成分,如运动能力、空间知觉能力、机械推理等等。现有机械能力测验往往只就某一成分进行测量,并且主要集中于对空间关系能力和机械知识、理解及推理能力这样两个方面加以测量。
12.百分等级
【答案】百分等级是使用得最广泛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一个分数的百分等级可定义为在常模团体中低于该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等级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