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现代公共预算
【答案】现代公共预算是指必须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收支计划。它不仅是财政数据记录、汇集、估算和汇报,而且是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由政府首脑准备,提交立法机构审查批准。它必须是全面的、有清晰分类的、统一的、准确的、严密的、有时效的、有约束力的; 它必须经立法机构批准与授权后方一可实施,并公之十众。现代公共预算制度已作为现代国家进行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
2. 伍德罗,威尔逊《行政之研究》
【答案】伍德罗·威尔逊,美国著名学者,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1887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业大学《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威尔逊也因此被认为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认为:
①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所以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力一面。
②要发挥和实现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
③国家的权力主要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因此就从结构上否定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这一观点后来被古德诺发展成系统的理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④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的文官。此外,威尔逊还论及创造精神、行政责任、文职官员培养等问题。尽管《行政学之研究》并未涉及行政学的基本框架,一也未规定其基本范畴,但因其拟定了行政学的内涵,因而奠定了行政学的基础。
3. 政府绩效
【答案】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政府绩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政治绩效; ②经济绩效; ③社会绩效; ④文化绩效。政府绩效是对政府行为效果的衡量,它包含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果和效率,是政府能力的基本体现。
4. 行政程序法治
【答案】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时fpJ 、顺序等要素所构成的行为过程,包括行政行为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行政程序法治是涉及规范行政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核心问题。
5. 预算编制、预算审批
【答案】预算编制是预算过程的第一步,是指各部门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收入和支出测算,编制本部门预算,再由财政部门汇总编制政府预算草案的过程。预算审批是指同级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赋予其合法性的过程。我国预算编制审批必须遵循“两上两下”的程序和合法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稳妥性原则、重点性原则、透明性原则、绩效性原则等基本原则。
目前我国的预算支出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每部分支出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采用定额管理; 项目支出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部门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的用于年度支出的计划。
6. 公共伦理与公共责任
【答案】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公共伦理的主题就是维持正义,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公共管理者在维持正义秩序时,将受到公共伦理的鼓励而积极努力,以期实现公众的利益; ②公共管理者将以公共管理伦理为准则,其所掌握的权力的作为将被限制在公共伦理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二者可以归纳为公共管理伦理的动力与规范力。
公共管理责任可以依据公共伦理与公共责任的关系,分为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主观责任即公共管理者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些社会责任是其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的表现,而这些价值观、态度和信念是这个社会上任何人都具有的,但和而不同。客观责任则是公共管理者履行公共管理任务时所承担的责任。客观责任是由公共管理者所处的社会地位、组织、环境等因素所决定的。由此可见,二者是紧密相连的。
7. 集体领导
【答案】集体领导是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的制度,即对重大问题,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做出决策和决定,一经诀定,必须共同遵守。实行集体领导,对重大问题表决时,应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能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必须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和集体决定。在集体领导中,行政首长必须正确地使用最终的决定权和否定权,应当在集体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或否定,而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行政领导集团内各个成员要分清职责,根据各自职责和工作任务,分工合作,不能互相推诿。
8. 行政方法
【答案】行政方法,又称行政管理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履行行政职务、开展行政工作、完成行政杠务、实现行政绩效,而采用的各种管理手段、措施、办法、工具、技术、路径的总和。行政方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行政基本方法,即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纪律手段、思想政治手段等; ②行政程序,即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③行政计划,即行政组织对未来行政行为的方案; ④行政技术,即行政方法中运用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的技术并逐步实现量化的那部分内容,其特点主要有实践性、
条件性、策略性、创造性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我国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的基本框架及预算工作的创新。
【答案】(1)日前,我国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的基本框架如下;
①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开展预算审查监督,而非以预算支出功能来审批;
②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立法,各地出台各自的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依法审查监督;
③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夯实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人员编制,并加强其专业技术力量; ④确立人大审查政府预算的基本程序,包括初审和大会审两个主要阶段。积极探索改进和加强人大预算监督方式和方法。
这是一种将初审和大会审结合,但是,更加注重初审。也就是说,虽然大会审直接影响大事表投票,因而更具有决定性,但事实上,初审比大会审更重要。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原因导致的:
a. 人大代表们审查和监督政府预算的时间不足,即使代表们有强烈的参与兴趣,但人大代表大会每年只召开一次,而且会期比较短,代表们根本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充分讨论。加上代表们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大会审的效果并不理想。
b. 我国《预算法》对人大的预算修正权并未明确规定,即使代表们审查发现问题,页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对政府预算进行相应的修正。这些都决定重点但在预算初审是更现实的选择。
(2)实践中,预算工作的创新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开展一系列创新,加强预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力度,激活人大代表的作用,具体做法包括:
①扩大预算草案发放范围,提高人大代表知情权和参与度;
②要求政府预算真正遵守预算的全面性原则,将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部门顶算;
③要求预算调整和追加报人大审批;
④加强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与政府则政部门预算信息沟通;
⑤由于时一间、人力有限,开展以部门或专题为主,百姓关注的重点领域进行审查;
⑥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高人大的专业技术水平,也针对普通百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对政府预算的认识。
10.请简述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答案】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主要有:
(1)不搞政治中立党管十部是中国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十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组织路线的体现。因此,我国公务员法体现为按党的千部选拔和仟用原则,对国家公职人员按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不是为了摆脱、削弱或淡化党的领导,而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对政府人事管理的领导。
(2)分类管理与统一领导相结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