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采用三种不同类型二取代的吡唑基甲醇和邻-氨基苯甲酸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三种新的NO配体(HL1,HL2,HL3),同时将吡唑换成多氮的苯并三氮唑合成了另一种新型NO配体(HL4)并得到了它的单晶。用这些配体与 Zn、Co、Ni 及 Cu 四种过渡金属的无机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报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用红外、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全部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和研究。除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新型配体(HL4)的晶体结构外,还测定了部分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经测定配体2-(N-苯并三氮唑-1-基甲基氨基)苯甲酸 (HL4) 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分别为:a = 10.225 Å,b = 15.669 Å,c = 8.098 Å;配合物 21 [Cu2(mppm)4(CH3O)2](NO3)2单晶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 = 11.017(6) Å,b = 15.143(9) Å,c = 14.906(8) Å。值得一提的是,用(3–甲基–5–苯基)吡唑–1–基甲醇作为配体得到的Cu(II)的配合物21中参与配位的配体是3–甲基–5–苯基吡唑,而非(3–甲基–5–苯基)吡唑–1–基甲醇,说明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N-C键的断裂和断裂基团的迁移。
此外,本论文还对本课题组曾经设计合成的四种柔性N2O三齿配体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以过渡金属Zn(II)、Co(II)、Ni(II) 及Cu(II) 等作为中心离子和以上配体反应,得到了一系列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对所有配合物做了元素分析,傅立叶红外等表征,对部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衍射法对一种新型的N2O配体和两种金属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进行了测定,并详细分析了他们的分子结构特点。配体HL9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晶包参数:a = 9.8322 Å, b = 12.109(2) Å,c = 17.141(3) Å;配合物 Co2(L5)2(NO3)2 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a = 11.028(4) Å,b = 16.885(6) Å,c = 11.514(4) Å;配合物 [Zn2(L8)2(NO3)2]·H2O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 = 8.663(9) Å,b = 10.766(11) Å,c = 10.774(11) Å。这两种配合物均为双核配合物,其中双锌配合物有一个对称中心;而双钴配合物上的两个硝酸根采取顺式双齿配位。最后,对三种铜配合物[Cu2(mppm)4(CH3O)2](NO3)2, [Cu2(L8)2(NO3)2]·2CH3OH和[Cu2(L9)2(NO3)2]·2CH3OH 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类似儿茶酚氧化酶的活性,在无氧条件下能将3,5–二叔丁基邻苯二酚催化氧化成相应的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