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北大学文学院703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5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北伐战争期间革命报刊对于北伐战争的宣传。

【答案】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所有革命报刊都对国民革命军北伐作了报道和评论,在舆论上积极支持这场革命战争。

(1)《汉口革命军日报》对北伐战争的宣传:

北伐军总政治部创办《汉口革命军日报》,它以宣传北伐为基本任务。

(2)《中国青年》对北伐战争的宣传:

①《中国青年》根据形势的变化,针对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做了细致的宣传与解释。在北伐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苦于连年战乱,害怕甚至反对任何战争。《中国青年》就向广大群众进行北伐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教育。

②《中国青年》进一步指出:这场战争“不是靠北伐军孤军深入可以实现的,是要各地的浩大民众运动辅助进行的”,它希望人民群众不要袖手旁观,而应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参加到斗争中去。

③1926年9月,北伐军攻占了武汉,人民群众庆祝胜利,革命影响迅速扩大。在欢呼声中,《中国青年》及时分析了形势,认为革命队伍内部情况复杂,民众势力薄弱,封建军阀正在准备反扑,帝国主义也可能干涉与破坏,因此它呼吁革命力量“切不要看轻我们的危机”。它还明确指出:蒋介石在北伐期间禁止人民言论集会自由,禁止罢工,向农民勒销公债等,有投机革命的危险。

(3)《向导》对北伐战争的宣传:

从整体上看,《向导》对于北伐战争采取积极宣传的态度,如报道广州人民对北伐战争的支援情景,报道上海工人第二次和第三次武装起义详情等。

2. 评述蔡和森、瞿秋白、挥代英、萧楚女、邵飘萍等的报刊活动与贡献。

【答案】(1)蔡和森(1895一1931)字润寰,号泽膺,又名和仙,湖南湘乡人。他担任《向导》主编两年零八个月,在该刊上发表文章360多篇,其中署名“和森”的130篇,和向警予合署“振宇”的36篇,署名“记者’,、“本刊同人”的,也大多是他写的。这些文章,有对现实问题作系统分析的每篇五六千字的政论,也有每篇仅二三百字的短论。内容涉及面广,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 有政治、经济的,也有外交方面的。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他的文章能抓住重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