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925新闻学原理之《转型中的新闻学》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4

  摘要

一、概念题

1. 浮光掠影的网络读者

【答案】网络读者倾向于浮光掠影,同时,他们在阅读的时候,不像电视观众那样被动,网络读者是主动的,他们是在猎取信息,而不是被灌输信息。网络读者通常是浮光掠影地浏览文本,挑选关键词、关键的句子和有兴趣的段落,对那些激发不起兴趣的段落,他们通常是跳过去不看。

2. 美国式的新闻报道

【答案】在美国,媒体是私人公司的,政府不办媒体,因此无法直接控制记者。记者的自我限制或自我新闻检查是整个社会控制和商业压力的结果。这种社会控制包括记者所在媒体公司的收视率发行量、事件爆发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美国媒体在高度集团化、集中化的商业压力和社会控制下,媒体除敢于在总统个人的性丑闻上大作文章外,凡涉及政府、外交和军方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上,媒体更多地是与政府和军力一配合。

3. 新闻的视觉化

【答案】新闻的视觉化是给读者带来一种“眼见为实”的感觉。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感觉化的新闻留给读者的印象是持久的。记者在采访中,想方设法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取感性的画面。视觉化是记者运用写作艺术,通过目击者的眼睛、耳朵和鼻子把读者带到记者从来没有目击的场面。

4. 公众的科学素养

【答案】公众的科学素养反映在对科学术语、科学进程的理解、对科学意义和后果的理解以及科学术语在媒体上的应用面、程度与广泛性。科学素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5. 强国论坛

【答案】人民网“强国论坛”创办于1999年5月9日,当时,为表达广大网友对以北约为首的美国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的强烈愤慨,人民网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 论坛”。开通一个多月即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年6月19口更名为“强国论坛”。强国论坛是新闻网站中最早开办的时政论坛。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