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之《转型中的新闻学》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4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作坊式教学
【答案】在新新闻学课堂上,师生是共同完成一篇作品和新闻报道的伙伴和同事,这个课堂好像一个制作新闻精品的工作室或作坊。在作坊里,师生的关系是编辑与记者、师傅与徒弟。作坊里的课业是这样完成的:在作坊里,学生跟老师共同分析、解剖作品、作业。
2. 社会动员
【答案】社会动员,是指某个政府、政党发起的一场社会动员或政治动员,目的是在某个政治议程上获得社会其他成员的支持。动员的目的是制造舆论,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在各个层面上完成,如演讲、电话、宣传、谈判、抗议、示威等。动员的对象可能是本国公众、社会精英,也可能是外国公众和社会精英。最有效的动员是选择某个特定的新闻事件传递信息作政治和社会动员。
3. 新闻的视觉化
【答案】新闻的视觉化是给读者带来一种“眼见为实”的感觉。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感觉化的新闻留给读者的印象是持久的。记者在采访中,想方设法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取感性的画面。视觉化是记者运用写作艺术,通过目击者的眼睛、耳朵和鼻子把读者带到记者从来没有目击的场面。
4. 新闻退化
【答案】新闻退化,是指传统新闻学标准的倒退:不尊重隐私、使用匿名信源、隐性采访、不核实事实。新闻标准的大倒退最终危害的是新闻自由理念的普及与实现。人们会把自由的新闻等同于伪劣新闻。
5. 传播学陷阱
【答案】在新闻学教育体制下,教育的目的是为公众和新闻传媒服务,而传播学的继承者们把为新闻媒体培养人才放到第二位。他们先是在新闻学教育体制下创立传播学研究,随后是重组新闻院系,最后是设法摧毁新闻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聚合”或新闻学“陷进”传播学,制约新闻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