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内科题库>神经系统常见病题库

问题:

[单选] 糖原贮积症Ⅱ型(Pompedisease)的发病机制是由于缺乏()

A . 磷酸化酶
B . 磷酸果糖激酶
C . 脱支酶
D . 支链酶
E . 酸性麦芽糖酶

下列哪项不是脑瘫常见的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 姿势异常。 语言障碍。 行为异常。 感觉异常。 哪一项不应列为腭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 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者。 白喉带菌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时。 无临床症状的腭扁桃体肥大。 茎突截短术的前驱手术。 扁桃体角化症及良性肿瘤。 男性,23岁。4天前畏寒,发热(体温39.2℃),右上臂中、上1/3内侧广泛性肿痛,皮肤略发红,皮温增高。经输液,抗生素治疗后,体温降至37.8℃。右上臂肿胀消退,但其上1/3内侧仍局限性疼痛和压痛,皮肤呈凹陷性水肿,伴功能障碍。目前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血常规。 淋巴细胞分类。 穿刺。 B超。 X线摄片。 一新确诊的女性肺结核患者,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干咳或带少量黏痰,月经失调。既往未经抗结核药治疗,可选用的初治短程方案是() 链霉素(S)、利福平(R)、异烟肼(H)、吡嗪酰胺(2)2个月十链霉素(S)、异烟肼(H)及吡嗪酰胺(2)6个月。 链霉素(或乙胺丁醇)(S)、异烟肼(H)、利福平(R)及吡嗪酰胺(2)6个月。 卡那毒素(K)、丙硫异烟胺(1321Th)、卷曲霉素(Cp)6个月。 链霉素(S)、利福平(R)、异烟肼(H)、吡嗪酰胺(Z)2个月十乙胺丁醇E.、异烟肼(H)6个月。 异烟肼(H)、利福平(R)及吡嗪酰胺(Z)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化疗方案。 下列哪一项属于暑热与风热之邪致病的共同特点() 首犯肺卫。 变化迅速。 发自阳明。 兼挟湿邪。 糖原贮积症Ⅱ型(Pompedisease)的发病机制是由于缺乏()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