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讨价还价理论的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研究

关键词:铁矿石,讨价还价理论,战略联盟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截至2005年,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1.32%。然而,我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贸易谈判中所享有的定价权却与我国的进口量远不相称,近年来的几次价格谈判基本上都是以我国钢铁企业妥协而告终。尤其是在2005年,铁矿石的价格涨幅竟高达71.5%,创亚洲铁矿石价格史上的最大涨幅。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威胁到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的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国内的许多学者以及相关企业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但这些建议的可行性和孰优孰劣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理论上的支持。鉴于此,论文将现实中的世界铁矿石贸易市场简化为一个“双边垄断市场”。同时,论文还引入了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讨价还价理论。通过建立讨价还价模型,对供需双方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决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掘出了决定谈判实力强弱及影响双方利益分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论文突破了传统的定性研究方式,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博弈理论分析了影响铁矿石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为我国的铁矿石贸易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我国钢铁企业以及政策制定部门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研究表明:我国钢铁企业之所以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缺少话语权,主要是因为我们既没有在国内结成统一的钢铁企业联盟,更没有条件在外部和其它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国结成进口联盟,从而使得我国在谈判中的讨价还价能力明显劣于对方。因此,对内加速推进钢铁产业整合,以兼并重组的方式迅速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通过产业整合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自身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对外放弃捆绑谈判的日韩企业,争取谈判自主权,在谈判策略上进一步加强与印度等其他铁矿石产出国的合作,以提高与巴西、澳大利亚的议价能力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