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61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举例说明诊断测验如何实现它的诊断功能?

【答案】(1)诊断测验

诊断测验主要用来测查学生在各个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学习的长处和弱点,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补救措施。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学习缓慢儿童的鉴别评定上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⑵举例说明诊断测验如何实现它的诊断功能

例如,对于学习障碍儿童的鉴别,由专家结合心理学测量知识,确定了明确的内容范围编制出一套测量儿童学习能力的试题,并且经过预测,表明该测量的各项统计学指标都良好。经过统一标准的施测情境,施测程序,指导语等,收集儿童的测验成绩,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心理特质的分布是呈现正态分布的,所以低于三个标准差的儿童可以认为其学习有问题,至于是否存在学习障碍,还需要医学鉴定等。

2. 智力测验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传统智力测验的功能主要有:

测验的基本功能是测量个体差异,大量的测量结果表明:在一般人群中智力高者或低者均占少数,智力中等或接近中等者约占全部人口的80%,基本上呈常态分布。

⑴将人群分类

由于智力测验所依据的理论上的特性,以及智力分布的常态性,智力测验在实际中常常行使将人群分类的功能。韦克斯勒曾按智商的高低,把智力分成七类,其是IQ 在130以上者为极优秀(天才);IQ 在120〜129者为优秀;IQ 在110〜119者为中上(聪颖);IQ 在90〜109者为中材;IQ 在80〜89者为中下(迟钝);IQ 在70〜79者为低能边缘;70以下者为智力缺陷。

⑵预测个体未来可能的成功程度

由于传统智力测验结果与学习成绩、教师评定等外在效标间的高的正相关的存在,智力测验在实际中又常被作为预测源测验行使预测的功能。

社会对智力测验的需求不仅是将人群分类并预测个体未来可能的成功程度,还要求测验能进一步对个体进行诊断和采取相应且及时的补救措施。而智力的心理测量学概念强调G 因素的存在,只从宏观上描述个体的外在行为结果,却忽略了对个体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精细的分析及对内部加工机制的探讨,因此,以此为依据的传统智力测验可以对人群进行分类和预测,却无法对个体真正的内在的薄弱点作出精确诊断,从而不能满足社会更为精细的需求。

3. 某智力测验的信度r=0.75, 某次施测得到分数的标准差为3.00, 则该测验的标准误是多少?若某被试得分为100, 试估计其真分数95%的置信区间?

【答案】(1)测验标准误为:

(2)该被试真分数95%的置信区间为:

即95%的置信区间为:

4. 简述人格测验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与其他认知能力方面的测验相比,人格测验存在的问题如下:

(1)人格基本概念的不一致

人格内涵复杂。对于人格的定义、结构以及分类问题,迄今未获得一致的结论。对于人格应包含哪些特质,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测验的项目内容也就无法一致,使得不同人格测验的结果难以进行比较。

(2)整体动态人格测验的困难

人格具有动态的性质,如果“动态”指的是每个人特有的、复杂的人格结构以及其整体的作用效应,则目前的人格测验还有相当距离。因为多数人格测验是把不同的人格维度割裂开来进行分析,而一些进行整体分析的测验(如投射测验和情境测验),标准化水平又比较低,在计分和解释上不够客观。

(3)信度和效度系数较低

与能力和学业成就测验相比较,人格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系数确实不高。因为人格测验受情境及个人心态的影响方面比能力测验要多。而且对于人格测验,很难确定适当的效标。

(4)人格测验的题目

人格测验所测的特质往往没有明确定义或不易明确定义,因而题目范围难以界定。

(5)测验分数的解释

人格测验的答案无对错之分。人格有独特性,用同样的标准去解释不同人的行为可能不恰当。另外,按统计标准(常模)评价人的行为,结果可能会奖励了从众行为,而限制了个性发展。

(6)伪装和社会赞许反应

人格测验的题目往往易于与社会评价联系(尽管已努力避免),有的被试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问题,而是根据社会的舆论、他人的态度来回答问题,因而使测验的结果不可靠。

(7)隐私

在西方国家,对人格测验的一种批评是,某些人格测验侵犯了个人秘密,违背民主原则。所以,如何在涉及个人的实际利益的录取、选拔、司法鉴定等实际应用中,既能发挥人格测验的评量作用,又能兼顾个人隐私的保护,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心理学、社会学、司法、教育等)协调解决的问题。

所以,该测验的标准误为1.5, 而其真分数95%的置信区间是

二、论述题

5. 列举你所了解的各种测验的分数合成方法,并评价它们的合理性。

【答案】分数合成的方法有:

(1)临床诊断——直觉合成

根据直觉的经验,主观地将各种因素加权,而获得结论或预测的方法称作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组合测验分数的方法。

①临床诊断法的优点:

a.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b. 具有灵活的针对性,能就特定的个人作具体的结论。

②临床诊断法的缺点:

a. 主观加权易受决策者的偏见影响,不够客观。

b. 缺乏精确的数量分析,没有精确的数量指标。

(2)加权求和合成

如果各个测验所测特质间有相互代偿作用,这些测验上的分数又是连续性资料,并能大体同时获得,那么可以采用加权求和的立法对分数进行合成。加权系数的确定比较复杂,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抽象推理,从某些理论要求出发加以推定。

②使用统计学方法,常用主成分分析的第一主成分作权数。

(3)多重回归

多重回归就是研宄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多种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统计方法,基本方程式为:

缺点: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到多重回归方法所采用的是统计线性模型,所以只有当预测源与效标间存在线性关系时才是适合的。同时还要求预测源分数跟效标分数能够同时取得,并且都是连续性资料,若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就不宜于采用多重回归分析而应用其他方法。

(4)多重划分

多重划分就是在各个特质上都确定一个标准,从而把成绩划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在整个测验实施时,是把所有组成这一测验的分测验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逐一实施,只有通过了前一次测验,才能继续实施后一个测验。当有一个测验的成绩被断定为不合格时,测验即停止,被试被视为不合格而予以淘汰。由于成功的被试必须越过一连串测验的栅栏,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作“连续栅栏”。

①优点:采用多重划分的方法组合分数时,应该将最有效的预测源或测验放在前面,紧接着为第二个有效的测验,如此类推。从而保证了整个逐步淘汰过程具有最优良的选择效率。

②缺点:采用多重划分方法,只决定接受或拒绝,每个被试只可放在其中一类别:达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