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818管理学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辨析题

1. 人力管理的第一步是人员招聘。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力管理的第一步是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其基本流程可分为六步,具体内容如下:

(1)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下作的方案。

(2)员工招聘与配置

员工招聘就是要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其中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劳动技能测试。

(3)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就是对人及其下作状况进行评价,对人的工作结果,通过评价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从外延上来讲,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口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

(4)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是指组织通过学习、训导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行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

(5)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独立管理是指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其制订的步骤:①制定薪酬策略;

②工作分析;

③薪酬调查;

④薪酬结构设计;

⑤薪酬分级和定薪;

⑥薪酬制度的控制和管理。

(6)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就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2. 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以及综合性原理( )

【答案】错

3. 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人是“经济人”。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具体内容如下:

(1)霍桑试验

梅奥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即霍桑试验。该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8月一1928年4月);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一1931年);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年)。

(2)试验结论

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把人看作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是有欠缺的。非正式组织小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

因此,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二、简答题

4. 什么是矩阵组织结构? 其有哪些优缺点?

【答案】(1)矩阵组织结构又称规划一目标结构,是指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服务等)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是同一名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的一种组织结构。当组织面临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组织目标需要同时反映技术和产品双重要求时,矩阵型结构应该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

(2)矩阵组织结构的主要优点有:

①有利十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通过具有横向报告关系的管理系统,把各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联系起来,便于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同时,有关的职能人员参加了项目小组以后,承担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整体观念得到加强,能够促进职能之间的协作。

②有利于顺利完成规划项目,提高企业的适应性。采用矩阵结构,可根据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要求,把具有各种专长的人员调集在一起,做到集思广益、各展其能,加之横向协调方面的优越性,

有利于该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当更换另一项新任务时,又可灵活机动的根据新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人员,就调集什么样的人员。

③由于矩阵结构内部都有两个层次的协调,这样就能够减轻上级主管人员的负担,有利于高层管理集中精力制定战略目标、决策和规划,以及对执行情况的监督。

④有利于职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矩阵组织中的职能部门,受其分工的局限,注重质量、成本等因素,而产品部门则负有创新的使命。只要赋予他们相应的职权,通过沟通和协调,就能做到统筹兼顾,以保证全面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3)矩阵组织结构的主要缺点有:

①组织的稳定性较差。按产品或项目成立的组织,其成员经常变动,人事关系不稳定。同时,小组成员来自各职能部门,任务完成后仍要回去,容易产生临时观点。

②双重领导的存在,容易产生责任不清、多头指挥的混乱现象。为此,职能部门、产品部门和下级单位的人员之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沟通,致使频繁的碰头和解决冲突的会议过多。 ③机构相对臃肿,用人较多。

5. 网络计划技术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网络计划技术于19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这种方法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制定计划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计划评审技术、组合网络法等。

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T 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

6. 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各有哪些?

【答案】(1)确定型决策方法

在比较和选择活动方案时,如果未来情况只有一种并为管理者所知,则须采用确定型决策方法。常用的确定型决策方法有:①线性规划; ②量本利分析法。

(2)风险型决策力法

在比较和选择活动方案时,管理者不知道哪种情况会发生,但知道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则需采用风险型决策方法。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是决策树法;

(3)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在比较和选择活动方案时,如果管理者不知道未来情况有多少种,或虽知道有多少种,但不知道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则须采用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有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等。

7. 系统原理包含哪些内容? 简要说明其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答案】(1)系统原理

管理系统原理是根据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普通系统论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