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大学财经学院847会计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在产品
【答案】在产品是指处于生产阶段尚未完工的生产物,包括处于各生产工序正在加工的在制品,以及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制成品。在产品一般不需要入半成品库。
有在产品的企业,每一个产品成本计算期(一般一个月为一个成本计算期)期末,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方法一般根据产品、材料生产特点,月末在产品数量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大小,各项成本要素所占比重大小,企业定额管理水平等确定,常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固定数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等。
2. 工作量法
【答案】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完成工作量的线性函数。采用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着完成工作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因此,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可以均匀摊配于预计的每一单位工作量。
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也应首先确定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 然后根据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确定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最后根据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某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月折旧额。
3. 坏账
【答案】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称为坏账。一般,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认为发生了坏账: (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则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款项;
(2)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款项;
(3)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包括赔偿)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款项;
(4)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决,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款项;
(5)超过法定年限以上(一般为3年)仍未收回的应收款项;
(6)法定机构批准可核销的应收款项。
4. 成本法与权益法
【答案】(1)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通常按初始投资成本计量,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一般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2)成本法与权益法都是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方法,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分派股票股利以及发生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方不做处理;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分派股票股利时,投资企业不做账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
二、简答题
5. 无形资产出租与出售的核算有哪些区别?
【答案】(1)无形资产的出租是指将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企业仍保留对该无形资产的所有权。
(2)无形资产的出售是指将无形资产的所有权让渡给他人。即在出售以后,企业不再对该项无形资产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的权利。
(3)出售无形资产与出租无形资产的区别在于:①出售无形资产不确认收入,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价款扣除其摊余价值以及应缴纳的税费后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收支处理;
②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价款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摊销的相关成本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其他业务成本处理,其差额为其他业务利润。
6.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与按计划成本核算相比较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原材料的核算方式有两种,按实际成本核算与按计划成本核算。两种核算方式相比较,各有特点,具体如表所示:
表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比较
7. 20×2年5月3日,甲企业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商品价目表中所列示的价格(不含增值税)为每件120元,共销售500件,并给予乙企业5%的商业折扣,增值税税率为17%,规定付款条件为:2/10, 1/20,n/30。乙企业于20×2年5月18日付款。20×2年5月19日乙企业发现有100件产品质量不合格,甲企业同意退回并当即办理了退货、付款手续。
要求:根据上述事项编制甲企业在5月3日、5月18日和5月19目的会计分录。
【答案】对于现金折扣,我国会计处理一般采用总价法。
(1)5月3日,销售商品。
借:应收账款 6669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690
(2)5月18日,收到乙公司货款,符合20天内付款享受1%的现金折扣的优惠条件。 借:银行存款(66690×99%) 66023.1
财务费用 666.9
贷:应收账款 66690
(3)5月19日,办理退货、付款手续,不合格率为100/500×100%=20%。
借:主营业务收入(57000×20%) 11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38
贷:银行存款 13204.62
财务费用(666.9×20%) 133.38
8.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哪几种模式?
【答案】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一个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只能采用一种计量模式,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己出租的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进行计量,并计提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可以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进行核算。企业计提已出租的建筑物折旧或摊销已出租土地使用权时,应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如果投资性房地产存在减值迹象,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
(2)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在房地产交易市场中直接交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