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大学3019现代控制工程导论之自动控制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自动控制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闭环形式?
【答案】对于一个控制系统,可能存在各种内、外扰动影响系统的输出,使被控量偏离期望值而出现偏差。闭环控制方式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其特点:是无论什么原因,当使被控量偏离期望值而出现偏差时,必定会产生一个相应的控制作用去减小或消除这个偏差,使被控量与期望值趋于一致。按闭环控制方式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2. 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答案】
表
3. 对于超前、滞后、滞后一超前三类校正装置
(1)分别阐述其控制功能;
(2)对于PI 控制、PID 控制、PD 控制,分别属于上述三类校正装置的哪一类?为什么? (3)对于高通滤波器、中频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分别属于上述三类校正装置的哪一类?为什么?
【答案】(1)超前校正具有相角超前和幅值扩张的特点,即产生正的相角移动和正的幅值斜率。超前校正正是 通过其幅值扩张的作用,达到改善中频段斜率的目的。因此采用超前校正可以增大系统的稳定裕度和频带宽度, 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的平稳性和快速性。但是,超前校正对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作用不大,且使抗干扰的能力有 所降低。滞后校正具有幅值压缩和相角滞后的性质,即产生负的相角移动和负的幅值斜率。利用幅值压缩,有可 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但将使系统的频带过小;从另一个角度看,滞后校正通过幅值压缩,可以提高系统的稳 定精度。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综合了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的特点,当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达不到 要求时,可以考虑使用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2)PI 属于滞后校正装置,因为它具有相位滞后作用;PD 属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它可以提高超前相角; PID 属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其在低频段具有滞后效应,在中频段具有超前效应。
二、分析计算题
4. 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当r (t )分别为1(t )和At 时,令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试确定r 和B 值。误差e (t )=r(t )-y (t )。
图
【答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误差为
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由上式可得
解得
5. 某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要求:(1)若系统存在频率为(注:线性环节中的
的自持振荡,试求此时的k 值和振幅A ;
(2)确定系统只有一个自振点的条件。
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为
图1
【答案】(1)由题意可得
即
的虚部恒为
当
时,其实部
其模随ω增加递减。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两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由系统存
在
由于
的自振,
即
的相角
为
时,两曲线相交
。
的虚部恒为-j ,得到
根据幅角关系有
解得(2)当
时,设
与负虚轴的交点为
,若
则只有一个自振点。因此系统
只有一个自振点的条件为
6. 某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统的闭环根轨迹图。
【答案】由题意可得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
当参数A 从0连续向变化时,试绘制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