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旅游学综合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社会旅游
【答案】社会旅游又称社会补贴旅游,是指对于收入过低的社会阶层,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家庭户主所隶属的其他组织提供补贴或资助的办法,以帮助他们能够参加到旅游或度假活动中来。社会旅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现代旅游能够为人们适时放松、舒展精神和恢复体力提供机会;
(2)外出旅游作为一种观察、体验和认识异乡事物的最直接的手段,为满足人们的求知兴趣和好奇心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2. 劳动密集
【答案】劳动密集即生产一定产量所必须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投入的比例高于其它生产要素的比例,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较多,而资金少、技术的程度低以及其他要素投入少。劳动密集往往出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名词中。
(1)用以衡量劳动密集程度的标准是一个企业的投资额与员工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人均投资额越大,则意味着该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2)在判定一个企业或行业是否属于劳动密集型时,所使用的标准并非是表面上雇用职工人数的多寡,也不是投资数额与职工人数之间的比例,而是工资成本在其全部营业成本和费用中所占比例的高低。工资成本在其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劳动密集的程度也就越高。
(3)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个相对范畴,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标准。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
3. 旅游批发经营商
【答案】(1)旅游批发经营商,是指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批发业务也可理解为组团业务。人们根据从事批发业务的旅行社在使用销售渠道方面存在的差别,将其分为两个亚类:
①旅游批发商在组合出包价旅游产品后,自己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大众出售这些产品,而是通过第三方,即通过独立的旅游零售商,向消费者大众进行零售;
②旅游经营商在组合出包价旅游产品后,除了通过独立的旅游零售商向消费者大众销售之外,还通过自设的零售网点进行销售。
(2)旅游批发经营商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集中化程度比较高,因而这类旅行社企业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在组团来华旅游的欧美旅行社中,绝大多数都是旅游批发经营商。
二、简述题
4. 简述我国旅游行政组织的设置状况。
【答案】我国的旅游行政组织根据我国国情和行政区划设置,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国家旅游局
在全国层次上,国家旅游局是我国的最高旅游行政主管机构。它对外代表中国国家旅游组织,对内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旅游业,主要职责包括:
①研究和拟定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拟定旅游业管理的行政法规,并监督实施。
②研究和制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组织国家整体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促销活动,指导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指导驻外旅游办事处的市场开发工作。
③培育国内旅游市场,研究、拟定和指导实施发展国内旅游的战略措施,并指导实施; 指导地方的旅游发展工作。
④组织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的规划与开发建设;
⑤拟定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度假区及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车船和特种旅游项目的设施标准和服务标准,井组织实施等等。
为了履行上述职责,国家旅游局目前下设的职能司(室)主要包括:
①办公室;
②综合协调司;
③政策法规司;
④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司;
⑤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⑥质量规范与管理司;
⑦人事劳动教育司。
(2)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
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设有旅游局或旅游管理委员会。它们分别主管其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行政工作。这些旅游行政机构在组织上属地方政府部门编制,在业务工作上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旅游局的指导。
(3)省级以下的地方旅游行政机构
在省级以下的地方层次上,很多地、市、县也设立了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其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业管理工作。
此外,在未设立专职旅游行政机构的县、市,有关旅游业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事务则在其上级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当地政府配合承担。
5. 简述全球国际旅游客流和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格局。
【答案】(1)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格局:
①根据世界旅游组织1986年一1991年的统计数字,国际旅游接待量前10的国家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合计,超过当时全球国际旅游人次总量的60%。在当年的这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中,有7个是欧洲国家,3个是美洲国家。
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的构成及其排位情况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10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合计,约占全球总量的54%。在这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中,欧洲国家占了6个,美洲国家有3个,亚洲国家则是中国。
③进入21世纪之后,除了加拿大的退出,以及中国香港和土耳其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的入围之外,世界10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构成情况基本维持稳定,没有出现比较显著的变化。但是接待人次合计在全球国际旅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己经明显减小。此外,国际旅游收入合计在全球国际旅游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更是己经明显缩水。
④如果我们按照世界旅游组织对全球五大旅游区的划分,对其中各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作一番观察,便可更为清楚地发现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的基本流向,以及全球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地区分布格局。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a. 在国际旅游接待量方面,欧洲在全球市场中一直都占有最大的份额。欧洲是当今世界上国际旅游活动的中心接待地区,因而也是世界卜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b. 进入21世纪后,亚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开始超过美洲。
c. 美洲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己退居第三位。
d. 上述三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合计,占全球总量的70070。其余不足10%的市场份额则山中东和非洲地区分享。
⑤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的最大变化在于,欧一美一亚太“三足鼎立”的传统格局己经为欧一亚太一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所取代。促成全球国际旅游分布格局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包括:
a.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该地区居民出国旅游需求的发育,区内客源市场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增加。在另一方面,由于该地区旅游业开发工作和对外营销的力度不断加强,增大了该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区外旅游者—特别是欧美旅游者—前来该地区访问。
b.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地区各国旅游需求市场的成熟,增长速度己经明显放缓,有些国家的出国旅游市场规模已接近“封顶”程度,因而其出国旅游人次很难再有大幅度的增长。
c.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地,欧洲的旅游消费者对欧洲区内各主要旅游目的地多己比较熟悉,因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势必会寻求去欧洲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作长距离旅游,以寻找新的乐趣与满足,其中一个主要去处便是亚太地区。
(2)全球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
①进入21世纪之前的有关情况
a. 在1986年一1991年期间,在世界上位居前10名的国际旅游支出国一直都是美国、德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