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公元7世纪,出于民族团结的需要,阿拉伯先知_____比照犹太教和基督教,取二者之长,结合阿拉伯人习性,创立了伊斯兰教。

【答案】穆罕默德

【解析】伊斯兰教宣称,安拉曾在不同时期向不同地区派遣过许多使者,他们都是安拉选来治世安民、拯救世人的“先知”,穆罕默德则是安拉派遣的最后一个使者,称为“封印至圣”,专门传达神意,开导世人。

2. 唐朝用釉子涂染在青铜器上的陶器的名称是_____。

【答案】唐三彩

【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它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3. 母系氏族社会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成为该氏族成员的_____。

【答案】姓

【解析】中国的姓氏产生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据《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感天而生”,其实就是知母不知父的意思。

4. 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是指连接竹简用的_____。

【答案】牛皮绳

【解析】在甲骨文里,“册”的象形字,就是把许多竹片连接起来。连接竹片的材料,主要是麻绳和牛皮绳。用牛皮绳连接的就称为“韦编”,所以成语有“韦编三绝”。

5. 唐朝僧人玄奖赴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回国后口述成书的_____是当时中国了解西域和印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答案】《大唐西域记》

【解析】玄类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出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于贞观

十七年(公元643年)载誉回国,主持佛经翻译,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6. 西方游览者发现,中国园林中没有西方庄园中常见的雕塑,或许_____就是一种雕塑。

【答案】园林

【解析】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

7. “陆羽茶经元亮酒,韦家食谱步兵厨”中元亮和步兵指_____。

【答案】陶潜、阮籍

【解析】东晋陶渊明,字元亮,性嗜酒尝为平泽令。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萧,擅长弹琴。魏末曹爽辅政时召为参军,被他托病辞去,司马氏专权时,不得己而任郎中,但不问世事,终日饮酒,听说步兵厨善酿,便求为步兵校尉,又称“阮步兵”。

8. _____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且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答案】甲骨文

【解析】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9. 中国思想史上,把治国之道分为“王道”和“霸道”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_____。

【答案】孟子

【解析】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还从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仁政”的观念,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即主张国家要养民,要实行“仁政”,并且就实施“仁政”提出许多具体措施。

10.中国最早的类书是_____。

【答案】《皇览》

【解析】类书是辑录各个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经过编排供人查阅的工具书。它最早出现于魏文帝曹巫时期,那时的大臣把“五经”等书分类编排,供皇帝阅览,故名《皇览》,原书己失传,现只有辑本。现存最早的类书是隋代末年虞世南编的《北堂朽钞》。

11.青藏高原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称为_____。

【答案】世界屋脊。

【解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又有除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之称。

二、选择题

12.洗礼是( )的礼仪。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答案】A

【解析】洗礼是基督教的一个很重要的仪式,表示洗净原有的罪恶,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来更新自己的生命,后来有了延伸意:比喻在艰难的磨练和考验后,或经过好方面的教育、引导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

13.明代最大的类书是( )。

A. 《太平御览》

B. 《册府元龟》

C. 《永乐大典》

D. 《古今图书集成》

【答案】C

【解析】明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就是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明成祖命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编撰,参加工作的人员达2169人,前后用了五年时间,由明成祖赐名《永乐大典》。全书总计22937卷,其中目录即达60卷,装订为11095册,约二亿七千万字,规模宏大,包罗丰富,如同一部百科全书。

14.西藏喇嘛教属于佛教哪一宗? ( )

A. 密宗

B. 法相宗

C. 禅宗

D. 华严宗

【答案】A

【解析】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些仪式和神,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所谓“藏密”。而密宗,也称密教,其研习经典主要为《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多部,自称受大日如来佛秘密传授教旨,故称“密宗”。

15.世界上最旱的敞肩拱桥是( )。

A. 赵州桥

B. 卢沟桥

C. 宝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