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契约理论的科学不端行为研究

关键词:科学不端行为;科学社会契约;契约理论;激励机制;信用机制

  摘要

随着各种科学不端行为在各个国家与地区逐渐暴露出来,科学不端行为已成为全世界科学界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各科研机构、政府等部门对此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美国建立了研究诚信办公室等,但其效果只作用在了对科学不端行为的揭露与处罚上面,没能从根本上杜绝科学不端行为。本文将从社会契约的思想出发,运用契约理论对科学不端行为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契约理论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讲,又称为信息经济学,或机制设计理论。契约理论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下分析。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是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的契约安排,主要集中在如何制定出能处理不对称信息下的不同激励问题的契约,其解决的原则是建立一种激励制度,使代理人的行为有利于委托人的利益。科学不端行为的产生是就是在科学社会的契约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科学主体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采取的错误的战略措施而导致的结果。在科学与社会的契约中,科学主体是代理人的一方,社会主体充当的委托人的角色。由于科学主体具有较强的信息优势,并且社会主体并不了解,所以致使科学社会契约的代理成本和约束成本高昂,科学不端行为也成为代理成本中最高昂的代价。科学激励制度的设计正是为了降低约束成本,规避科学不端行为的产生。我们将在分析效用函数的基础上,根据委托代理的分析方法,找出不端行为产生的具体原因,并针对这些根源,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以规避科学不端行为的产生。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建立信用机制,解决导致科学不端行为产生的“自然状态”因素的问题。两种不同的机制的建立,分别从科学社会契约的内外部因素在根本上规避科学不端行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