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_____练习等等。
【答案】记忆性(感知性、应用性)
【解析】练习是指刺激一一反应的重复,这种重复并非同一刺激一一反应的机械重复,而是以改善知识、技能学习效果为目的的理解性重复。
2. 研制“汉语____语料库系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成绩测试和水平考试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答案】中介语
【解析】建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基本目的,是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做一项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同时也为有关的汉语本体研究、汉外语言对比和语言共性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来自汉语中介语方面的语料和数据。
3.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_____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和“学”之间史加重视_____。
【答案】学生; 学
【解析】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
,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习为重点,“教”服从“学”“教”的依据是“学”。学生学
什么,怎么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教”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
4. _____测试的目的在于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程度分班或编组。
【答案】分级
【解析】分级测试又称作安置性测试或分班测试。它的作用是评估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高低,从而确定其适合于学习什么样的课程或适合于在何种程度的班级上课。
5. 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
【答案】交际能力
【解析】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交往日益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频繁,语言逐渐成为交际工具。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掌握语言工具,从而更好的交流。
二、选择题
6.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裴斯泰洛齐
D. 杜威
【答案】D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流派是现代外国教育流派中最重要的一个派别。它以反对传统教育为己任,在20世纪以来各种进步教育流派中,居于领导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杜威,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7.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_____。
A. 《大学》
B. 《中庸》
C. 《学记》
D. 《春秋》
【答案】C
【解析】“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
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8. 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正试题( )的方法之一。
A. 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易清晰度
【答案】B
【解析】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件。
9. 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 )。
A. 母语和外语
B.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C. 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
D.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答案】B
【解析】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语,英语就成为他的第一语言。一个人的第一语言通常是他的母语。比如一个儿童出生之后首先接触井获得了英
10.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
A. 教育现象
B. 教育方针
C. 教育政策
D. 教育理论
【答案】A
【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的对象历来主要是学校教育。
三、名词解释
11.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
【答案】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是根据试题所包含的测试内容的特点划分出来的。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能力的试题。如填空、改错、多选等。
综合性试题是对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测试,全面考察受试者语言能力的试题。如听力理解、完形填空、写作等。
12.HSK
【答案】HSK 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笔试分为六级,口试分为三级。其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13.第二语言
【答案】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14.应用语言学
【答案】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四、简答题
15.对外汉语教学的总教学原则有哪些,并加以评论。
【答案】对外汉语教学的上位教学原则,不仅指导整个教学工作和全部教学活动,而且指导中位和下位教学原则的制定,对教学实践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它指导性强、影响面大,因此不仅成为教学原则理论中最具实用价值的核心内容; 就是在语言教学理论乃至学科基本理论体系中都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