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204社会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答案】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会更加牢固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为: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増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
二、简答题
2. 如何理解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你认为有哪些比较好的印象管理方法?
【答案】(1)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一种控制或管理信息,以影响他人对自身印象的有目标指向的行为,是影响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手段。传统的观点认为印象管理是职业政治家、商人惯用的伎俩,并将其与假装、诈骗等同。最近研究表明,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基本组成部分,印象管理本身并无好坏,在人际交往中,印象管理扮演着重要角色。良好的印象管理策略能够润滑人际关系,使人们的交往顺畅的进行。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恰当的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的辅助手段。
②恰当的印象管理是个人适应性的量尺。
③恰当的印象管理为人们提供了社会表现的礼仪样式和规则。
④恰当的印象管理是保护面子的策略。
⑤恰当的印象管理是被期望的社会现象和文化。
(2)印象管理方法
3.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系统和价值取向?它们与亲社会行为有何关系?
【答案】(1)价值观(values )是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对个人或对社会的重要性与意义)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体现在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和对生活意义的评价及行为方式的选择等方面,人生观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价值观依其存在的方式分为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若干相关的价值观按照主次、轻重缓急有序排列所构成的思想体系就是价值系统(value system)。
(3)价值观是亲社会行为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人的价值观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但也是
可以加以改变和培养的,改变个人的现有价值观可増进亲社会行为。
①价值澄清法(value clarification )。价值澄清法是培养价值观的方法之一。该方法认为:价值观是人固有的潜能,年轻人的许多问题行为多半是由于缺乏清晰的价值观造成的。要想使青少年获得清晰的价值观并使其发挥作用,应借助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启发,帮助他们对有关的事件展开理性思维与情绪体验,通过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辨认支配自己行为的价值观,通过交流来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与他人价值观的关系,揭露与解决价值观的冲突等步骤,对自己的价值观逐步地进行澄清,然后依据自己选择的价值观行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诱发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并按照某种价值观去行动。教师不提供唯一的正确答案。他通过提问或组织小组讨论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而不去评论学生的表露,一切抉择都由学生自己作出。
②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任何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价值观,都必须经过三大阶段七个步
;b. 赞赏(珍爱自己骤:a. 选择(自由选择;在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考虑各种后果之后才选择)
;c. 行动(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生活方式重复施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行)。
4. 分析服从与依从的区别及心理机制的差异。
【答案】依从与服从有着根本的区别:服从的引发,具有某种强制的特征;面对请求者的请求,依从者必须有一定的认同,才会顺应其要求去行为。命令者与服从者之间存在着规定性的社会角色联系;请求者与依从者之间并没有规定性社会角色关系的束缚。服从的理由是外在的;依从的理由是内在的。
5. 请举出一些事例,说明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态度(attitude )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与作用。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人们对维护自身立场所持的态度会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例如,在观看我们所在的大学和其他大学两校队足球赛时,总感觉其他大学球队犯规次数比裁判实际上指出的要多,这就是维护自己学校荣誉的立场和期望本校球队获胜的积极态度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的例证。
(2)态度影响耐力。当对所属群体的效忠态度被激起时,人会表现出巨大能量与挫折耐力。例如,历史上许多爱国者与革命者之所以能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与不怕牺牲的精神,都是和他们具有崇高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效忠态度分不开的。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例如,许多学生了解了学习的意义,对学习活动怀有兴趣,于是对学习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最终会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学习材料。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例如,人们对工作若感到比较满意,形成了积极的工作态度,则一般会提高工作效率。而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员工,由于其它动机(如为了维持生计、受人尊重或自我表现等)的支配,往往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的态度与生产效率之间并无必然的相关;
但如果整个群体都较了解工作的意义,对工作有积极的态度,比持有消极态度的群体会有更高的效率。
6. 一些夫妻为什么要离婚?离婚后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答案】(1)离婚原因
①引起离婚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外遇”。
②离婚的其他原因可以分为三类
a. 心理因素,包括粗暴、不尊重和性格不合;
b. 性的因素,主要指性欲不满或者没有生育;
c. 社会与行为因素,包括亲属关系的影响、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犯罪。
(2)心理感受
①解脱感
相关调查表明,离婚之后,超过一半的人具有轻松感和解脱感。多数离婚者对自己的选择是肯定的,并且将此作为一种解脱。
②孤独与心理震荡
大多数离婚者在离婚后由于缺乏夫妻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感到孤独,同时,离婚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感情震荡。
③处世的尴尬
离婚者还往往感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在李银河等的调查中,76.1%的人认为自己处于猜疑、议论和讥讽之中。同时,由于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也使离婚者感到难以忍受。
④对前配偶的态度
尽管离婚之时抱有厌恶和仇恨,但是在离婚之后,一些人会回忆起原来配偶好的地方,产生怀念和思念之情,或者抱有好感,有一些人甚至想到与前配偶复婚。
7. 简要介绍凯利的归因三维理论及其意义。
【答案】凯利的三维理论是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
,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时间或形态)激物(行为者对之作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这
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维理论。三维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1)区别性。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区别性信息告诉人们行为者在对待不同刺激物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
(2)一贯性。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一致性信息向人们显示关于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者的行为表现之间是否一致;
(3)一致性。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相同的反应。一贯性信息是人们所要了解的关于行为者在其他场合的表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