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有效教学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摘要


写作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是一项潜移默化的技能。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操作很难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序列、体系,教师苦于上写作课、改作文,学生苦于动笔,东拼西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但是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写作课上教师命题让学生写,课下教师依据自己的评价标准判断优劣,筛选出范文,讲评课上在班级示范。教师主宰着课堂,掌控着话语权,将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输送到千差万别的学生大脑中,学生被动写作,被动上课,学生到底收获多少,教师并不知道。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价值观、审美观一元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制约着学生的思维广度、写作热情、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写作课上应付差事,讲评课上昏昏欲睡,写作水平、表达能力越来越差。作文教学面临如此尴尬的困境,应如何改良、突破,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作文课上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成果,全面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为本论题的设计与钻研方向奠定理念与方法的基础;采用调查观察法,调研学生在作文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及收获、写作兴趣情况、习作完成质量等;采用个案研究法,收集学生优秀习作、相关教学设计、作文课堂上的质疑探索等,将这些作为本研究的第一素材,增强研究的实践性、真实性、广泛性。

     本研究针对高中语文作文课内外教学,探讨了高中作文有效教学中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善于积累素材,开发创造性思维,采用多样的作文课训练形式,实践“循序渐进”的作文分时分步练习,重视双向互动,以及有效的应试训练。这是新课程理念下颇具实践性的一次探索,对改善作文教学的低效现状,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摒除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作文教学新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将从作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实施策略、作文教学新模式体现的价值与思考几方面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