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权证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关键词:权证市场,股票市场,波动溢出效应,BEKK模型

  摘要


权证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讲并不陌生。1992年到1996年我国曾尝试进行权证交易,但结果差强人意。2005年为解决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历史遗留问题——股权分置改革,监管层再次推出权证。权证之后迅速发展,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国权证的成交额和成交量便跻身于世界前列,2006年、2007年权证交易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更是超过了股票、债券等投资品种的交易。权证已然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新亮点。然而伴随着股改接近尾声、股本权证逐个行权,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权证品种越来越少,权证面临的问题就是是否如1992年首次推出权证一样不到四年便逐渐淡出我国证券市场,还是应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继续发展,以繁荣资本市场?答案毋庸置疑。以权证融资、避险和套期保值的优势来说,权证不应只是昙花一现,而应该作为新兴金融衍生产品丰富我国证券投资品种,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然而我国权证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投机氛围严重、暴涨暴跌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利于我国权证市场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一个有效资本市场的建立。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考虑,引出本文的研究——权证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以此为出发点,寻找阻碍权证市场发展的根源。
论文选取我国证券市场上2008年以来存续的几只权证及其标的股票的日收盘价为研究对象,采用Eviews6.0软件和Matlab编程的方法,对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作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权证市场与股票市场都存在波动聚集性,且权证市场的波动性比较大;股票市场较之权证市场成熟;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存在相互的波动溢出效应,且这种波动溢出效应具有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股票市场对权证市场的波动的影响大于权证市场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权证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进一步地,论文从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两方面分析了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从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两种金融学理论来解释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二是运用BEKK模型作为GARCH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来研究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其三是利用了2008年以来推出权证的最新数据,全面地揭示了我国权证及其标的股票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权证是否起到了对标的股票的引导作用、市场运行是否有效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