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哲思·诗性·幽默——华语散文家刘荒田散文艺术论

关键词:哲思;诗性特征;幽默

  摘要


在当代华文散文作家中,刘荒田是最杰出的一位散文家,著述丰富,其散文在华文文学史上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他的散文文字优美流畅,诗意盎然,幽默风趣,充满哲思、生存的智慧,其散文主要具有哲思、诗性、幽默的艺术特性。

刘荒田的散文具有哲思。他的散文隐含对人命运的思考和感喟,在旧金山各色人物故事和风情风景中展现人性的善与恶、生活的美与丑,表达对人生的关怀和对命运的省思。他说:“人生只能作马蹄铁的回归。原点不可能回去,但须和它靠得很近。”这样充满哲思的话语在刘荒田的散文中比比皆是。他的散文还有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日常生活的省思。

刘荒田的散文具有寄兴悠远的意境美、真情流露的“缘情美”、诗文融合叙述、言尽意无穷的结尾布局和生动细腻的形象语言五个诗性特征。刘荒田将诗歌中的意境引入散文中,在散文中营造物我相融的唯美意境,渲染景之外的言外之意。散文《秋之三色》就营造了这样的意境,尽显寄兴悠远的意境美诗性特征。意境化的诗性特征使得刘荒田的散文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空灵之美。刘荒田散文中充满着丰沛的情感,对美国生活的感悟、对故乡亲人的感怀、对故国之行的理性思索都溶解在优美的语句中。刘荒田常会在散文中穿插诗歌,引诗入文,将诗与文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散文起伏变化的形式结构。引诗入文恰到好处,与散文表达的情感互应,更好地呈现散文的思想内容。《听雨密西西比》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言尽意无穷的结尾方式把人与景与情串连起来,意在言外,形成隽永含蓄的散文风格。生动细腻的形象性语言是一种具有真挚朴实情感、形象化图景的语言,充分展示了意蕴的丰富性,营造了诗意氤氲的精神空间。

刘荒田的散文还具有幽默的艺术特性。这种幽默风格在刘荒田散文中具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是乐观风趣的幽默和戏谑嘲讽的幽默。这种具有幽默风格的散文表现出刘荒田具有独立自由的思想和宽容豁达的胸怀。刘荒田以幽默的方式展现旧金山的风情,揭露人性的荒诞、历史的无常。在幽默的背后是对世间的本真、人类的本性的还原和思考。《自嘲之必要》、《眼镜与我》等这样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魅力。

刘荒田的散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第一,刘荒田的散文塑造了“假洋鬼子”的文化形象,展现出对中西文化的思考和认同。刘荒田用中国人的眼光反观西方社会与文化,用“假洋鬼子”的感受反思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他的散文是中西文化生活的缩影,具有永恒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第二,刘荒田的散文展现了旧金山的“浮世绘”,使得旧金山这座城市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第三,刘荒田的散文具有多样的艺术风格,丰富了散文艺术表达方式。刘荒田是北美华文文学新移民写作的代表之一,其散文在整个华文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