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7农业经济学[专业硕士]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1)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传统农业有哪些特征?

【答案】传统农业的特征包括:

(1)技术停滞

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简陋的铁术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风力进行生产,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极其缓慢,农业完全以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

(2)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

粮食产量的增加的途径:

①扩大耕地面积,形成粗放式耕作

由于地球上可开垦荒地有限,这一方式越来越失去了发挥作用的余地。

②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投入,形成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

山于技术停滞,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因而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3)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在传统农业中,很少有外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所生产的农产品也主要是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产品剩余很少,农业生产基本处于自我循环状态,形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农业家庭经营为什么会出现兼业化?

【答案】农户兼业化的原因有:

(1)农业强烈的季节性、生产周期长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的不一致是农户兼业经营的客观基础

①农业的季节性、周期性

当不利于生物生长的季节来临时,一般的农业生产活动就停止了。

②农业生产过程的不一致

即使是在农作物的生长季节,也因劳动投入过程与农作物生产过程交错进行,使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生产工具使用具有阶段性和间歇性。

③单纯经营农业的农户带来的不利影响

a. 农业劳动力和生产工具在使用上的忙闲不均,出现了农闲季节劳动力季节性剩余和生产工具的季节性闲置;

b. 只有农产品收获后才有一次性收入,平时只有投入没有收入;

c. 农业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单一经营农业风险很大。

农户为了充分地利用剩余的劳动力和闲置的生产工具,加速资金周转,取得均衡收入,提高抗灾能力,必然寻求农业兼业化的发展道路。

(2)农业贸易条件的恶化及比较利益的下降使得农户兼业化成为必然的选择

人们的收入越增加,恩格尔系数就越下降,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就相对减少;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的供给却不断增加。这使得农产品的贸易条件必然不断恶化,农业的比较利益降低,务工经商的收入一般要高于农业收入。

(3)保有土地是‘种较为可靠的生活保障和一笔不断增加的财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危机到来时,农户兼业的劳动力就可以回到土地上去经营农业。在土地私有制的条件下,随着城市的扩展,非农产业发展对土地需求急剧增加,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土地就成为价值不断扩大的财产,这样就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惜售心理,不愿放弃。

(4)农业外部条件的改善使得农户的兼业成为可能

①在非农产业就业,实行做五休二制;

②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各种投入物质的丰富;

③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务农的劳动强度降低,使得退休者、体弱的人和劳力不足的农户也可以经营农业;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开始向农村分散,农村环境优美、安静、空气新鲜,是居住的理想场所。

3. 你认为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

【答案】(1)中国未来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①第一阶段一一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

a. 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的中等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在21世纪的20-30年里仍将以采用生物、化学技术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生产率。

b. 对于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采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同时,可有步骤、有选择地发展劳动节约型技术,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②第二阶段一一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

21世纪20-3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开始由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转向资源节约型技术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并举,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4.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①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必须具体两个方面的内容:

a. 农业现代化是从直观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农业过程;

b. 农业现代化是从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和商品农业大发展的过程。

②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减负和保护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过程,是国家农业发展战略转变的过程,特别是农业保护程度不断提高完善并走向科学化的过程。

(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①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一个长期动态变化的过程。

②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

农业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而且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调控机制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农业内部各主要环节实现现代化,也要体现在农民生活、农村社会和环境建设等支撑环境实现现代化。

③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

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是指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差别巨大,各地农业现代化的必须充分考虑本地的自然经济特点。

④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

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现代农业作为对传统农业扬弃的产物,具有深刻的历史继承性。农业现代化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增加新的理念和内容,但不是对传统农业的全面否定。

5.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中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则包括: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①市场层级一一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面向全国、着眼国际、适应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需求;

②需求层级一一要瞄准农产品的现实需要和潜在的、预期的市场需求趋势;

③信息建设一一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宏观调控,建立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及农产品流通体制,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农民提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