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超二级结构。

【答案】

超二级结构是指二级结构的基本结构单位(螺旋、折叠等)相互聚集,形成有规律的二级结构的聚集体。超二级结构主要涉及螺旋、折叠等在空间上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问题。已知的超二级结构有3种基本组合形式

螺旋的聚集体

折叠的聚集体

2. 碱基互补规律。

【答案】碱基互补规律是碱基在配对过程中遵循的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

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间进行。

3. 翻译(translation )。

【答案】翻译是指以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4. 起始密码子。

【答案】起始密码是指指定蛋白质合成起始位点的密码子。最常见的起始密码子是蛋氨酸密码:AUG 。

5. 切除修复

【答案】切除修复

螺旋和

折叠的聚集体

又称核苷酸外切修复,是一种恢复紫外线等辐射物质所

造成的损伤部位的暗修复系统。此系统是在几种酶的协同作用下,先在损伤的任一端打开磷酸二酯键,然后外切掉一段寡核苷酸,留下的缺口由修复性合成来填补,再由连接酶将其连接起来。

6.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 )。

【答案】转录因子是指帮助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识别启动子的蛋白质因子。三种RNA 聚合酶都需要转录因子, 有些是三种酶共有的,有些则是各RNA 聚合酶特有的。

7. 酶活性的可逆磷酸化调节。

【答案】酶活性的可逆磷酸化调节是指通过蛋白激酶催化的将ATP 或CTP 的位磷酸基转移到

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以及在蛋白磷酸化酶催化下的逆过程,从而使酶蛋白在活性状态与非活性状态之间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

8. 磷酸单酯键。

【答案】磷酸单酯键是单核苷酸分子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二、问答题

9. 翻译过程中需要哪四种组分?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蛋白质的翻译至少需要以下四种组分。 (1

)顺序。

(2)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释放因子分别协助翻译的起始、延伸和终止。在起始阶段,起始因子物;在延伸阶段

参与核糖体50S 和30S 大小两类亚基与三种延伸因子参与延长肽链。此阶段还需

形成70S 起始复合参与及消耗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

能够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由

线性单链分

子中每相邻3个核苷酸碱基组成,代表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它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排列

供能,并且包括进位、成肽和转位三个步骤的反复循环。终止阶段,当终止密码子出现在核糖体的A 位时,没有相应的氨基酰子

进入核糖体A 位,与终止密码子相结合,

相连的酯键水解,多肽链释放。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

(3)氨基酰辨认位多肽酰与

能与之结合,此时即转入了终止阶段。释放因

随即诱导转肽酶变构而具有酯酶活性,使P

分子依赖其反密码环上的3个反密码子

密码子,依赖端的末端结合特定的氨基酸,从而按密码子指令将特定氨基酸与数十种蛋白质共同构成的超大分子复合体。核糖体的

带到核糖体上“对号入座”,参与蛋白质多肽链的合成。

(4

)核糖体。核糖体是由几种

作用是将氨基酸连接起来,构成多肽链的“装配机”,即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10.对于一个酶(E )催化一个底物(S )生成一个产物(P )的米氏反应:

如果其中的(1)

分别为多少?

倍,所以反应系统是个稳态系统。

(2)底物是否接近平衡或是更像一个稳态系统? 【答案】(1)(2)由于

11.线粒体在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主要是在线粒体上进行的。在呼吸链中,酶和辅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其中传递氢的称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称为递电子体。呼I

吸链由线粒体内膜上的五种复合体(复合蛋白)组成,它们是复合体(氧化酶,辅基为

)、复合体II (琥珀酸-Q 还原酶,辅基为

还原酶,又称和

)、复合体(细

胞色素还原酶,辅基为血红素b 、血红素

和)、复合体IV (细胞色素氧化酶,辅基为血红

素a 、血红素和传递电子的有和IV 推动

)、复合体V (和血红素

合酶)。辅基传递氢和电子的有

通过得失电子来传递电子。电子传递使复合体I 、III

跨膜流动的结

跨过线粒体内膜到线粒体的间隙。线粒体间隙与细胞溶胶相接触。

果造成线粒体内膜内部基质的离子浓度低于间隙的。线粒体基质形成负电势,而间隙形成正电

势,这样产生的电化学梯度即电动势,称为质子动势或质子动力势。其中蕴藏着自由能即是ATP 合成的动力。伴随电子从底物到氧的传递,被磷酸化形成

12.试计算苹果酸彻底氧化成C02和H20能产生多少ATP?

【答案】

苹果酸彻底氧化成(1)(2)(3)(4)乙酰

总共可得到5分子NADH 和1分子

磷酸化得到的1个GTP ,苹果酸彻底氧化成和

13.核糖核苷酸如何转变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即成为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2)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先由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还原形成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然后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再经甲基化转变成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在大多数生物体,还原反应发生在核苷二磷酸水平上。ADP 、GDP 、CDP 和UDP 都可以在核苷酸还原酶系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相应的脱氧核苷二磷酸dADP 、dGDP 、dCDP 和dUDP 。dTMP 是由dUMP 甲基化形成的。

14.DNA 与RNA 的一级结构有何异同?

【答案】(1)①DNA 的一级结构中组成成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残基的数目由几千至几千万个;而RNA 的组成成分是核糖核苷酸,核苷酸残基的数目仅有几十到几千个。②另外在DNA 分子中A=T, G=C; 而在RNA 分子中

磷酸二酯键相连接的。

15.在肽链延长的第一步,哪些因素能保证正确的氨酰

进入核糖体的A 位?

(2)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单核苷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残基之间都是由

经由氧化磷酸化可生成14个ATP , 加上底物水平

总共能产生15个ATP 。

需依次进行下述反应:

^

【答案】(1)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经还原,将核糖第二位碳原子的氧脱去,

【答案】有两种因素与选择正确的氨酰-tRNA 有关:(1) tRNA 反密码子和mRNA 的相应的密码子之间的碱基配对;(2) tRNA 分子同核糖体A 部位的专一结合。如果这两种因素缺乏,延长反应则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