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840广播电视艺术基础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受众
【答案】受众(audience ),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也就是包括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等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接受者,如果仅仅考量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属性,那么受众还包括广大的互联网用户也即网民。
2. 《今晚八点半》
【答案】《今晚八点半》是1987年元旦开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文艺节目。旨在满足听众对音乐、戏曲、文学、曲艺等各类文艺节目的欣赏需求,同时了解文艺知识和文艺信息动态。包括音乐、文艺动态和各类文艺节目,听众点播的歌曲约占2/3。每天播出1次,每次55分钟。
3. 春晚
【答案】春晚,即春节联欢晚会,一般指中央电视台每年农历除夕之夜举行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央视春晚自1978年起开播,1983年起改为现场直播,2008年开始高清视频网络转播,近年来播出时长在5小时左右。春晚节日内容包括歌舞、小品等,形式活泼多样、雅俗共赏,是每年除夕之夜中国人民必看的节目,已成为中国新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习惯。央视春晚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方面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各地方电视台也陆续主办类似的综合性文艺晚会,与央视春晚相比更具地方特色。
4. 跳轴
【答案】跳轴是摄像术语。当拍摄运动物体时,运动物体和运动方向之间会形成一条虚拟的直线,称之为轴线。摄像机机位只能处于轴线的一侧,如果越过轴线拍摄,就会造成画面逻辑的混乱,称作跳轴或越轴。一般来说,电影的运动画面是严格按照轴线进行拍摄和剪辑的,但在某些艺术电影中为了表达剧中人物的错乱情绪,有时候会用跳轴镜头来表现。
二、填空题
5. _____的开播标志着我国频率专业化的开始。
【答案】珠江经济电台
【解析】珠江经济电台成立于1986年,它的开播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板块节目模式电台的诞生。作为国内第一家成立的经济电台,珠江经济电台拥有良好品牌效应,是华南地区最大型、最权威的经济类电台。珠江经济电台致力于打造具有浓郁现代都市生活色彩的广播节目,为听众提供强档的新闻、财经、市场、生活服务资讯和时尚的音乐娱乐享受,其创立的“珠江广播模式”在中
国广播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6. 湖南卫视1997年开播的综艺娱乐节目是_____。
【答案】《快乐大本营》。
【解析】《快乐大本营》是湖南卫视于1997年7月11日开播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是中国综艺娱乐节目的领头羊。主持人由风靡全球的“快乐家族”担任,即何灵、谢娜、李维嘉、杜海涛、吴听五人。《快乐大本营》为普通观众或草根团体及组合打造了一个展现个性的“全民娱乐”平台和分享快乐的机会,同时也极力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推介时尚、新奇的文艺表演形式,传递“快乐至上”的娱乐精神,突出了以观众为主体的“娱乐天下”的节目理念。
三、简答题
7. 请结合你所报考的方向谈谈中国电视与新媒体的结合趋势?
【答案】(1)多媒体视像文化的诞生
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国际互联网、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数字音频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一大批传媒新技术的涌现,影视文化正在逐渐发展为与新媒体技术结合的多媒体的视像文化。
(2)多媒体视像文化的主要特征
①信息的电子图像化
多媒体视像文化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信息的主流将是视像信息,或者说信息文明的一个重要表征便是视像文化的发达充溢”。一切信息——图像(包括非电子类)、图文(图表和文字)、声音(包括语言)全被纳入电子图像系统。
②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
信息社会高级阶段的另一主要特征是电视、电脑、电信一体化,构成统一的电子信息网,即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视像文化的出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3)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
①多终端收视和即时传播成为现实
a.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受众将更多通过移动平台收看喜欢的电视新闻节日。 b. 移动平台以网络为依托,观众可以随时选择任意时段的电视新闻节日,打破传统电视新闻的时间限制。随时随地收看电视,并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定向接收成为必然的趋势。
②电视新闻节日概念将被泛视频信息流所替代电视新闻来源将更加丰富多样。原本只是信息接收者的广大受众,己经逐渐开始成为新闻的发布者,成为各大媒体新闻来源的巨大资源。例如,随着微博技术的成熟,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将日睹的新闻事件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这种发布方式的直接性、现场性是传统电视新闻无法比拟的,必将使新闻报道更加多元化。
③受众参与将进一步增强
受众在网络发达的背景下消费电视节日,主动搜寻、即时互动成为收视中的常见现象,将改
变电视消费的形态,必然反作用于电视节目的制播,改变电视节目的生产模式。例如杭州电视台的《直播12345》节目通过跟踪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投诉,将投诉过程直播,并且作为一个全媒体、开放式的平台,除二屏(电视、网络、手机)互动、多点直播外,受众还可以随时参与到与主持人、嘉宾的对话中。
④新闻制作技术的立体化
台湾“动新闻”的出现,充分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魅力。虽然备受争议,但能够真实地展示出现场的情景,降低新闻制作成本。在民生新闻中,日前国内大多采用演员再演一遍的方式制作; 如果采用虚拟技术,用动画制作,可重塑当时的情景。随着3D 技术的发展,未来电视新闻可以在3D 环境下播放,因此,可以使用3D 模拟制作,增强现场感、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
⑤收视将实现个性化订制
未来的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获取个性化的资讯。对于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来说,这种需求意味着需要重构节目制播理念和模式,对事件进行更充分、更独家的报道。因此,面向未来,电视媒体要在节目栏目化、栏目频道化、频道专业化的基础上实行全媒体化、个性化经营,根据分层理论和多元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⑥基于强大的网络检索功能,公众会寻求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的报道,新闻编排策略必然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综上所述,未来电视媒体将全面融入数字化网络体系,传播渠道和消费方式都将改变,从而引发节目制播和节目编排方式的变革,节目形态会更加强调延展性,报道更加强调全方位性; 节目编排模式将更加灵活。
8. 2006年以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态势。
【答案】2006年以来,电视剧产业蓬勃兴起,国产电视剧随之迅猛发展,如同初升的朝阳,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电视剧以其传递社会信息之丰富,表达艺术情感之复杂,形态之生动,类型之多样,覆盖之广泛,社会影响力之巨大,使中国电视观众始终保持在高涨的电视剧收视热情之中,也使电视剧自身处于繁荣鼎盛的发展态势之中。
第一,产量丰富,高度类型化。形成了家族传奇剧、历史题材剧、现实题材剧、家庭伦理剧、都市爱情剧、翻拍改编剧、室内情景剧、军旅题材剧、农村题材剧、谍战剧、魔幻神话剧、公安题材剧等纷繁复杂的类型。
第二,一个涵盖内容制作方、发行方、播出方、观众和广告客户等在内版块构成的电视媒介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链基本完形。
第三,网络自制剧异军突起。近年来,由于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产剧、引进剧已经不再是视频网站抢夺的重点。用户永远是趋向更好看的作品,而非视频网站本身。要想获得忠实稳定的观众群体,网站自制剧便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中国电视剧市场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我们不得不正视并要加以改正的问题:
第一,题材扎堆,跟风模仿现象严重。类型化特征明显并不是电视剧产业的问题,但同类题材过度泛滥,更有甚者同材不同质,跟风之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谍战剧到宫斗剧再到家庭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