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初生结构。

【答案】初生结构是指在植物体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

2. 优势种。

【答案】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3. 迁地保护。

【答案】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为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4. 染色单体。

【答案】染色单体是指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个染色体经过分裂间期复制后实际上含有2个并列的由同一着丝粒固着的经过紧密盘旋折叠的DNA 双链。

5. DNA 连接酶。

DNA 连接酶是一种能够催化DNA 中相邻的【答案】

二酯键并把两段DNA 拼接起来的核酸酶。

6. 物种。

【答案】物种简称“种”,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

类群。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生殖上互相隔离。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7. 达尔文主义。

【答案】达尔文主义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8. 热力学。

【答案】热力学是指研究所有物体中能量转化规律的科学。

和磷酸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

二、简答题

9. 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或详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加粗生长过程。)

【答案】在根毛区内,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各初生韧皮部内侧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活动,成为维管形成层片段。之后,各维管形成层片段向左右两侧扩展,直至与中柱鞘相接,此时,正对原生木质部外面的中柱鞘细胞进行分裂,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至此,维管形成层连成整个的环。维管形成层行平周分裂,向内、向外分裂的细胞,分别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与此同时,维管形成层也行垂周分裂,扩大其周径。在表皮和皮层脱落之前,中柱鞘细胞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向内形成栓内层,向外形成木栓层,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10.例说明从细胞形成组织、器官、系统直至个体的过程。

【答案】(1)人体的细胞 人体的细胞有

(2)组织

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合成的细胞群体称为组织。人体有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这些组织执行不同的功能。

(3)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例如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4)系统

由功能不同的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结构,称为系统。人体至少可以分为11个功能系统: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淋巴和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完成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11.什么是肾门脉系统?其结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答案】两个毛细血管网、不同的作用。

(1)第一个毛细血管网,形成肾小球,滤过作用:滤出液(原尿);

(2)第二个毛细血管网:包围肾小管,参与重吸收、分泌与排泄作用。

12.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是如何密切配合的?

【答案】(1)形态结构上的联系:垂体后叶与下丘脑两者发生上同源、通过垂体柄相通;肾上腺髓质来源于外胚 层,与神经细胞同源;

(2)功能上的联系: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其他神经细胞也有分泌功能,如神经递质;有些神经递质、神经调节物就是激素(白细胞介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与激素的作用、作用机制相同;激素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下丘脑(内分泌系统的最高统帅)控制内分泌系统的司令部、中心(垂体)控制内分泌系统;激素也对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影响。

亿个,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使人体的细胞多种多样,形态各异,功能也各不相同,分为很多类型。

13.举例说明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答案】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宏进化的有力工具。对不同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可以判断两个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成为研究生物宏进化的重要内容和有力工具。

(1)中性突变与同源蛋白质的比较

中性突变是指同源蛋白质上出现的很少或没有对存活和生殖发生影响的突变。同源蛋白质的存在,证明了有关生物具有共同祖先,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相似和差别的程度,判定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即进化距离。例如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序列很相似,人的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组成与黑猩猩相同,和狗相差11个氨基酸,和金枪鱼相差21个氨基酸。比较它们的相似和差别程度,可以判断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即遗传距离:人和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

(2)同源DNA 的比较

对不同生物的DNA 中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是确定它们亲缘关系的最直接和最精确的方法。例如对人和多种灵长类动物编码碳酸酐酶的DNA 进行测序和比较,以人为标准,黑猩猩核苷酸置换数为1,猩猩为4, 狒狒为7,则可以明确人类与这些高等灵长类之间的进化距离。

(3)分子钟

DNA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中性突变相对恒定的速率起分子钟的作用,可揭示大熊猫与熊、小熊猫的演化关系:大熊猫更接近熊。

14.试述高等植物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答案】根由初生组织分化而来,由外至内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中柱)三个部分。 (1)表皮是指最外层紧密排列的细胞,覆盖着整个根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不角质化或仅有薄的角质膜,允许水和溶质通过,部分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有利于根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幼根表皮的吸收作用比保护作用更重要,因此根的表皮是一种吸收组织。

(2)皮层是指表皮与中柱之间的基本组织系统,主要由多层体积较大的薄壁细胞组成,可藏淀粉等营养物质,具有贮藏作用,还和接受通过表皮进入根部的矿物质。皮层分为内皮层和中柱鞘。水生和湿生植物在皮层中可形成气腔和通气道等通气组织。内皮层凯氏带使根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根的薄壁组织,还有合成氨基酸、植物激素、植物碱、有机氮的功能。

(3)维管柱位于根的中央,是维管组织形成的圆柱体,木质部细胞位于中柱的中心。维管柱担负物质运输,支持固定作用,还参与代谢反应。

三、论述题

15.说明蒸腾作用的原理。

【答案】蒸腾作用的原理:

(1)当气孔张开时,水分子由叶内潮湿的细胞间隙与外界比较干燥的空气之间较陡的扩散梯度而被拉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