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硬中断服务程序的末尾要安排一条指令IRET ,它的作用是( )。
A. 构成中断结束命令
B. 恢复断点信息并返回
C. 转移到IRET 的下一条指令
D. 返回到断点处
【答案】B
2. 可变式分区又称为动态分区,它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时动态建立的。
A. 在作业装入
B. 在作业创建
C. 在作业完成
D. 在作业未装入
【答案】A
【解析】动态分区分配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为之分配内存空间。为把一个新作业装入内存,须按照一定的分配算法,从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中选出一分区分配给该作业,故它是在作业装入时动态建立的。
3. 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
A. 字符
B. 数据项
C. 记录
D. 文件
【答案】C
【解析】由相关联记录组成的文件中的基本信息单位是记录。记录是由多个字节组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单位。记录式文件主要用于信息管理。
4. 竞争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是( )。
A. 进程
B. 作业
C. 程序
D. 过程
【答案】A
【解析】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5. 在段式存储管理中,一个段是一个( )区域。
A. 定长的连续
B. 不定长的连续
C. 定长的不连续
D. 不定长的不连续
【答案】B
【解析】段是一个逻辑的概念,物理上可以是不连续的。
二、综合应用题
6. 试从调度性、并发性、拥有资源及系统开销方面对进程和线程进行比较。
【答案】(1)调度性
线程在OS 中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在同一个进程中,线程的切换不会引起进程的切换,但从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中的线程时,会引起进程的切换。
(2)并发性
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执行,使得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
(3)拥有资源
进程是系统中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一般而言,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有一点必不可
少的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即一个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及所拥有的系统资源。
(4)系统开销
在创建或撤销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创建和回收进程控制块,分配或回收资源。操作系统在创建、撤销和切换进程时付出的开销明显大于线程。
7. 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
(1)缓和CPU 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因为CPU 的运算速率远远高于I/O设备的速率;
(2)减少对CPU 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
(3)提高CPU 与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缓冲的引入可显著地提高CPU 和I/O设备间的并行操作程度,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设备的利用率。
8. 在微内核0S 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答案】由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具有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存储;便于集中管理;灵活性和可扩充性;易于改编应用软件等优点。故在单机微内核操作系统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将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放入内核中,而把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都放在微内核外面的一组服务器(进程)中实现。
9. 增加控制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控制权的应用。
【答案】(1)增加控制权的主要目的
控制权可用于改变矩阵内同一行中(域中)的各项访问权,亦即用于改变在某个域中运行进程对不同对象的访问权。如果在
域中运行进程对各对象的任何访问权。
(2)控制权的应用
例如在图中,在
内各 项的访问权。在中已无对文件和Ploter 2的写访问权。
中包括了控制权,则一个在域D2
中运行的进程能够改变对域中包含了控制权,则在域中运行的进程可以删除在
图 具有控制权的访问矩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