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传热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发生在一个短圆柱中的导热问题,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按一维问题来处理?

【答案】(1)两端面绝热,圆周方向换热条件相同时,可以认为温度场只在半径方向发生变化;

(2)圆周面绝热,两端面上温度均匀,可以认为温度场只在轴向发生变化。

2. 对于第一类边界条件的稳态导热问题,其温度分布与导热系数有没有关系?

【答案】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包括导热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在导热系数为常数的稳态导热问题中,只有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无内热源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才与导热系数没有关系,即导热系数只影响热流量,而不影响温度场。

3. 辐射和热辐射之间在什么区别和联系?热辐射有什么特点?

【答案】(1)辐射和热辐射之间的区别和联系:①辐射是由原子内部的电子激发产生的电磁波传播,由于激发的方法不同,所产生的电磁波波长就不相同,它们投射到物体上产生的效应也不同;热辐射是由自身温度或热运动的原因激发产生的电磁波传播;②热辐射是辐射的一种形式。

(2)热辐射的特点是投射到物体上能产生热效应。

4. 简要画出大空间沸腾换热的沸腾曲线,简述大空间沸腾换热的主要过程与机理。

【答案】如图所示。

水在1个大气压下大空间沸腾换热的沸腾曲线如图所示。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増高,出现4个换热规律不同的区域。

(1)自然对流沸腾:沸腾温差很小,壁面上只有少量气泡产生,而且气泡不能脱离壁和上浮,看不到沸腾的现象,热量依靠自然对流过程传递到主体。

(2)泡态沸腾:B 点后开始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壁上生成、长大,随后因浮力作用而离开壁。由于气泡大量迅速的生成和它的激烈运动,换热强度剧增,热流密度急剧增大,直到达到热流密度的峰值。

(3)过渡态:C 点后,生成的气泡过多,在加热面上形成气膜,开始时是不稳定的,气膜会突然裂开变成大气泡离开壁,阻碍了传热,换热状况恶化。

(4)膜态沸腾:壁面全部被一层稳定的气膜所覆盖,气化只能在气膜与液的交界面上进行,气化所需要的热量靠导热、对流、辐射通过气膜传递。此时壁温很高,辐射换热随热力学温度4次方急剧增加,D 点后热流密度又继续回升。

图 大空间沸腾换热的沸腾曲线

5. “对流换热”是否是基本的传热方式,它与“热对流”有何本质上的区别?解释这两种现象并作比较。

【答案】(1)本质上的区别:①通过流体的运动,把热量从一处带往另一处的现象称为热对流,热对流是基本的传热方式;

②当流体与壁面(或分界面)存在温差时,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对流换热,对流换热不是基本的传热方式。

(2)比较:①对流换热一定具有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相对运动; ②对流换热是导热与热对流的综合作用; ③对流换热非基本传热方式。

6. 用厚度为

的2块薄玻璃组成的具有空气夹层的双层玻璃窗和用厚度为

的1块厚玻璃组成

的单层玻璃窗传热效果有何差别?试分析存在差别的原因。

【答案】(1)两玻璃窗传热效果的差别:双层玻璃窗的传热效果比单层玻璃窗差。

(2)存在差别的原因:双层玻璃窗增加了空气夹层,通常夹层厚度远小于窗的高度,自然对流难以展开,且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因此増加了空气层热阻,传热系数比单层玻璃窗更小,保温效果更好。

二、计算题

7. 在电磁炉上使用平底茶壶烧开水,已知通过茶壶底部的热流密度侧的水垢厚度分别为1mm 和2mm ,水垢的导热系数

求水垢的下表面温度

分别为多少?

【答案】通过水垢的热流密度计算公式为:因此:当

假设茶壶下

水垢上表面温度

8. 截面积1m ×1m 的矩形地下管沟中敷设了一根外径

质量流量

保温层,

其导热系数

管沟内空气温度

试求:(1)每米长蒸汽输送管道的热损失

表面发射率

管沟壁面温度

即当水垢厚度分别为1mm 和2mm 时,水垢下侧温度分别为152℃和195℃。

=150mm

的水平蒸汽输送管道。温度

己测得保温层外表面温度发射率

如忽略管壁导热热阻,

,的饱和水蒸气从管道的一端送入蒸汽管外包有一层厚50mm 的

(2)保温层外表面与空气间的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

每米长管道的热损失为:

(3)入口饱和水蒸汽完全变成饱和水时需经过的管长度L? (水蒸汽的汽化潜热【答案】(1)忽略管壁导热热阻,管内、外壁温

(2)每米长管道的辐射热损失为:

每米长管道的对流热损失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