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理工大学948管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负强化

【答案】强化理论包括下强化和负强化。负强化是指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此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实施负强化的方式与正强化有所差异,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即对每一次不符合组织的行为都应及时予以负强化,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减少直至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2. 晕轮效应

【答案】晕轮效应是指对他人的某种突出表现时,印象深刻,由此引起对其他特征的忽视,从而产生以点概面的现象的心理效应。这种情况犹如大风前的月晕逐步扩散,形成一个更大的光环,故称之为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晕轮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某一品质的信息量大,其他品质的信息量小,导致刺激强弱程度不同造成的。这种心理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日,以偏概全。

3. 速动比率

【答案】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当企业有大量存货且这些存货周转率低时,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精确地反映客观情况。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

4. 资金利润率

【答案】资金利润率是指企业在某个经营时期的净利润与该期占用的全部资金之比,它是衡量企业资金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是否从全部投入资金的利用中实现了足够的净利润。同销售利润率一样,资金利润率也要同其他经营单位和其他年度的情况进行比较。一般来说,要为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规定一个最低的标准。同样一笔资金,投入到企业营运后的净利润收入,至少不应低于其他投资形式(比如购买短期或长期债券)的收入。

5. 组织的具体环境

【答案】组织的具体环境又称组织的微观环境,是指与具体领域有关的任务环境,它直接影响着组织活动。通常由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厂商、用户及供应商等要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

(1)现有竞争者。包括基本情况,如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主要竞争

对手的情况及其发展动向。

(2)潜在竞争对手。新进入者会促使市场竞争加剧,在位者只有对行业进入难易程度充分了解后,才能做出反击,应对新进入者带来的竞争加剧的局面。

(3)替代品生产厂商。有些产品可以替代企业提供的产品,甚至对企业的经营构成威胁。

(4)用户。用户对产品的总需求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潜力,从而影响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发展边界; 不同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5)供应商。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按质地提供所需生产要素,直接影响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原材料的价格决定着产品成本以及企业利润。

6. 信息

【答案】(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的。

信息和数据是两个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如文字、数字、图形和曲线等。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同样的东西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是信息也可能是数据。

(2)有用信息的特征

①高质量

质量是有用信息最重要的特征。质量方面的要求又可细分为:a. 高质量的信息必须是精确的; b. 高质量的信息应当是清楚的,信息的含义和内容对管理者来说必须是清楚的; c. 高质量的信息是排列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d. 信息传递的媒介对质量有重要影响。

②及时

多数管理工作需要及时的信息,许多日常工作是时间敏感性的。及时的信息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管理者一有需要就能获得信息,这是对及时的信息的首要要求; ②信息要反映当前情况; ③信息要频繁地提供给管理者。

③完全

信息的完全性要求包括:①信息的范围必须足够广泛,从而可以使管理者较全面地了解现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②信息必须简洁且详细,应该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呈送给管理者,同时也应该尽可能详细,使管理者对现状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了解。

7.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答案】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是把直线制和职能制结合起来形成的组织结构,是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主管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行政主管的助手,实行行政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直线职能制普遍适用于组织规模不大、产品品种不太复杂、市场环境较为稳定的各类中小企业。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如下:①优势表现为:既保持了直线制集中统一指挥的长处,又吸取了职能制发挥专业管理的长处; 既摒弃了直线

制管理粗放的缺点,又避免了职能制多头指挥的弊端。②不足之处表现为:权力集中于最高管理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 参谋部门与指挥部门之间目标不统一,造成决策迟缓; 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矛盾; 信息传递路线长,反馈速度慢,难以迅速适应环境变化。

二、简答题

8. 简述管理者在确定组织目标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答案】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期间想要达到的最终成果。管理者在确定组织目标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在制定目标时,不应为了短期的各种利益而忽视长期目标的执行。

(2)略目标。

(3)复协商、

(4)总体战略目标与各阶段目标的关系。应将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各阶段的战略目标不应该损害总体战企业目标与职工个人目标的关系。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方针和总目标确定以后,要通过上下结合、反层层分解、制定目标,以指导每一环节和每个人的工作。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两者发生冲突时,经济目标应服从社会目标。

9. 何谓心理契约,请分析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对企业员工管理的影响?

【答案】(1)心理契约的含义

心理契约是指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织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它确实又是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其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而且因为是动态变动的也不可能加以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是员工满意度。如果将员工的任务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将雇主提供的报酬分为短期和长期,可以将心理契约分为四种类型:①交易型,有详细的任务,雇主提供短期报酬; ②过渡型,没有详细的任务,雇主提供短期报酬; ③平衡型,任务非常详细明确,而且雇主提供长期报酬:④关系型,任务不明确,但雇主提供长期报酬。

(2)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对企业员工管理的影响

①减少不安全感。因为正式的书面合同中不可能包括雇佣关系的所有方面,而心理契约正是填补了雇佣关系中的这个空白。

②塑造员工行为。员工会将自己对组织的责任与组织对员工的责任进行比较,并根据重要结论调整自己的行为。雇佣双方虽然不公开讨论心理契约,但心理契约却是员工行为与态度的重要决定因素。

③使员工感觉到自己对于在组织内遇到的事情是有影响的。

(3)心理契约在企业与员工的雇佣关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心理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