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41数据结构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若一个用户进程通过read 系统调用读取一个磁盘文件中的数据,则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 若该文件的数据不在内存,则该进程进入睡眠等待状态;II. 请求read 系统调用会导致CPU 从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III. read系统调用的参数应包含文件的名称
A. 仅 I 、II B. 仅 I 、III C. 仅 II 、III D.I 、II 和III 【答案】A
,原进程【解析】对于I ,当所读文件的数据不再内存时,产生中断(缺页中断、缺段中断),直到所需数据从外村调入内存后,将该进程唤醒,使其变为就绪进入睡眠等待状态(阻塞状态)
状态。对于II , read系统调 用CPU 将从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从而获取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对于III ,在操作系统中,要读一个文件首先要open 系统调用将该文件打开。Open 系统调用的参数需要包含文件的路径名与文件名,而read 系统调用只需使用open 返回的文件描述符,并不使用Read 系统调用要求用户提供三个输入参数:文件名作为参数。①文件描述 符;②buf 缓冲区首址;③传送的字节数n 。read 系统调用的功能是试图从fd 所指示的文件中读入n 个字节的数据,并将它们送至由指针buf 所指示的缓冲区中。
2. 执行完下列语句段后,f 值为( )。
A.2 B.4 C.8
D. 无限递归 【答案】B
【解析】该程序使用了递归调用,由题知,
3. 在一个文件被用户进程首次打开的过程中,操作系统需做的是( )
A. 将文件内容读到内存中 B. 将文件控制块读到内存中
所以结果为4。
C. 修改文件控制块中的读写权限
D. 将文件的数据缓冲区首指针返回给用户进程 【答案】B
【解析】概念
4. 已知串其Next 数组值为( )。
A.0123 B.1123 C.1231 D.1211 【答案】A
【解析】KMP 算法的next 数组建立的原则
5. 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 地址是( )。
A. 目的物理地址 B. 目的IP 地址 C. 源物理地址 D. 源IP 地址 【答案】A
【解析】交换机会监测发送到每个端口的数据帧,通过数据帧中的有关信息(源结点的MAC 地址、目的结点的MAC 地址), 就会得到与每个端口所连接结点的MAC 地址, 并在交换机的内部建立一个“端口-MAC 地址”映射表。建立映射表后,当某个端口接收到数据帧后,交换机会读取出该帧中的目的结点的MAC 地址,并通过“端口-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迅速将数据帧转发到相应的端口,注意这里的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因此关于IP 地址的选项是不对的,因此答案为A 。
6. 下列关于管道(Pipe )通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个管道可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B. 管道的容量仅受磁盘容量大小限制
C. 进程对管道进行读操作和写操作都可以被阻塞 D. —个管道只能有一个读写进程或一个写进程对其操作 【答案】C
【解析】只有写进程才能对管道写入数据,读进程对管道进行读取数据,只能半双工通信,即某一时刻只能单向传输。管道为空,则读操作被堵塞,而如果有写操作对管道进行写的话那就
要堵塞了。那么C 正确
7. 以下数据结构中,( )是非线性数据结构。
A. 树 B. 字符串 C. 队 D. 栈 【答案】A
【解析】非线性结构是指存在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关系。常见的非线性结构有树结构和图结构。
8. 对线性表进行折半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 )。
A. 以顺序方式存储B. 以顺序方式存储,且数据元素有序 C. 以链接方式存储D. 以链接方式存储,且数据元素有序 【答案】B
【解析】二分查找又称折半查找,优点是比较次数少,查找速度快,平均性能好;其缺点是要求待查表为有序表,且插入删除困难。因此,折半查找方法适用于不经常变动而查找频繁的有序列表。折半查找方法适用于对以顺序方式存储的有序表的查找,查找效率较高。
9. 设计一个判别表达式中左、右括号是否配对出现的算法,采用( )数据结构最佳。
A.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B. 队列
C.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D. 栈 【答案】D
【解析】用栈更合适,如果是左括号,进找;如果是右括号,看栈顶是不是左括号,如果是, 则左括号出栈;否则不配对(可以直接结束算法)。处理完所有符号号,如果栈为空则配对成功。
10.采用开址定址法解决冲突的哈希查找中,发生集聚的原因主要是( )。
A. 数据元素过多 B. 负载因子过大 C. 哈希函数选择不当 D. 解决冲突的算法选择不好 【答案】D
【解析】开放定址法就是从发生冲突的那个单元开始,按照一定的次序,从散列表中查找出一个空闲的存储单元,把发生冲突的待插入元素存入到该单元中的一类处理冲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