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中国民族乐器按演奏方式分为吹、拉、弹和_____。
【答案】打
【解析】传统民族乐器按照演奏方法可分四类:①吹管乐器:笛、箫、笙、唢呐、管子、葫芦丝等; ②拉弦乐器:二胡、板胡、高胡、京胡、坠胡、马头琴等; ③弹拨乐器:琵琶、柳琴、扬琴、月琴、阮、二弦、古琴、古筝等:④打击乐器:鼓、板、梆子、木鱼、钱、云锣、大锣等。
2. 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中出生于元代的是_____。
【答案】赵孟頫
【解析】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他们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其中欧、颜、柳三人都是唐代人,只有赵孟顺是元代人。赵孟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篆隶行草无所不学,集晋唐书法大成,代表作有《仇锷墓碑铭》、《兰亭十三跋》、《度人经》、《洛神赋》、《妙严寺记》等。
3. 中国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后可以成婚,女子行笈礼则为_____岁
【答案】15
【解析】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笈礼以示成年。
4. 父系氏族最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其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故龙山文化又称为_____。
【答案】黑陶文化
【解析】大约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称为“黑陶”,故龙山文化又称为“黑陶文化”。
5. “炎黄子孙”中的炎帝是指_____,相传他是牛头人身,是一种农耕文化的象征。
【答案】神农
【解析】神农,也称炎帝,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炎帝是太阳神,相传他是牛头人身,教人制造
农具,播种五谷,聚货交易,各得其所;也曾制造陶冶斧斤,凿井取水。他还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最后因中毒烂肠而死。
6. 唐朝用釉子涂染在青铜器上的陶器的名称是_____。
【答案】唐三彩
【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它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7. 工羲之被尊称为中国_____。
【答案】书圣
【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非凡,因他曾任“右军将军”,后世称为“王右军”,被尊为“书圣”,与钟慈并称为“钟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8. 基督教的三个教派是新教、天主教和_____。
【答案】东正教
【解析】罗马帝国的东西两部分分裂后,基督教也于公元1054年分裂为两派: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和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16世纪,德国农民思想家闵采尔掀起了反教会的农民斗争。在这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下,代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基督教新教应运而生。
9. 公元618-907是中国_____朝时期。
【答案】唐
【解析】公元618年,隋场帝在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陇西豪族、驻守太原的大将李渊及其子李世民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起兵夺取政权,建立了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
10.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主要的批判对象就是“_____”说。
【答案】天人感应
【解析】王充是一个无神论者,著《论衡》85篇,求真实,疾虚妄,匡时俗,颇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他否认“天”有任何意志,认为灾异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毫无关系; 人死犹如火灭,不可能有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 他承认感性经验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强调用事实来验证知识的可靠性; 主张人性有善恶,认为人性可以改变; 反对崇古非今,反对浮华虚伪之语,等等。
11.第一部由西方人撰写的介绍中国的著作是《_____》。
【答案】马可·波罗游记
【解析】元代时来华的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因战争被俘,
被投入热那亚监狱。在狱中他向难友讲述了他在东方的游历和见闻,这便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也是有史以来由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12.如果要查找古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四库全书》的_____部。
【答案】集
【解析】《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编撰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从书。分“经、史、子、集”四部。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经部”包括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 “史部”包括所有的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 “子部”包括除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 “集部”包括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赋、曲、散文等。它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
二、选择题
13.被法国《通用百科全书》誉为“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的是( )。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日知录》
D. 《红楼梦》
【答案】D
【解析】《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作,后40回为高鹦续写。曹雪芹“十年增删,五易其稿”,创作了中国最伟大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为主线,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盛衰变迁,描述了家庭内外在政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诸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一个个青年女子的悲惨结局,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的历史命运,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生活巨大的概括力和精确的表现力,从而使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法国《通用百科全书》称其为“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
14.在以下行政区域的简称中,( )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A. 赣
B. 湘
C. 晋
D. 浙
【答案】C
【解析】山西,即在太行山以西,古称“唐”,春秋属晋,战国时分为韩、赵、魏,故称“三晋”,唐代以长安为都,称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为河东,设河东道,京剧《下河东》即指此。元代以今北京为都城,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抚司,属中书省。明清为山西省,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