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622心理学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项目的鉴别指数D 是0.23, 这说明该项目( )。
A. 很好
B. 良好、修改会更好
C. 尚可、仍需修改
D. 差、必须淘汰
【答案】C
【解析】根据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提出的用鉴别指数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鉴别指数为0.40以上,项目评价为很好;鉴别指数为0.30〜0.39, 项目评价为良好,修改后会更佳;鉴别指数为0.20〜0.29, 项目评价为尚可,但需修改;鉴别指数为0.19以下,项目评价为差,必须淘汰。
2. 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采用同样方式来回答问题。这种趋同应答的现象被称为( )。
A. 反应定势
B. 反应风格
C. 猜测应答
D. 默认应答
【答案】A
【解析】反应定势是受测者在测验中由某种心理定势引起的反应倾向,它使受测者作出与测验欲测的特性无关的歪曲反应。在能力测验、个性测验、兴趣测验和态度测验等心理测验以及采用问卷法进行的心理研究中,反应定势是普遍存在的。
3. 若儿童的心理年龄高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高,若心理年龄低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低。但在实践中发现,单纯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智力高低的方法缺乏不同( )儿童间的可比性。
A. 性别
B. 来源
C. 出身
D. 年龄
【答案】D
4. 离差智商的含义是( )。
A. 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所得的商数
B. 实足年龄除以心理年龄所得的商数
C. 被试成绩与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
D. 被试成绩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
【答案】C
【解析】离差智商是采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占偏离他本人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量数,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
5. 在经典测量的真分数模型下,公式中的是( )。
A. 测量误差的变异数
B. 观察分数的变异数
C. 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数
D. 稳定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
【答案】D
【解析】根据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
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是与测验目的有关的变异数,是总变异数
,是稳定的但是测量误差的变异数,此题答案应为D 项。
6. 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 )测验的信度。
A. 尚估
B. 低估
C. 忽略
D. 不清楚
【答案】A
【解析】任何相关系数都要受到团体中分数分布的范围所影响,而分数范围与样本团体的异质程度有关。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高估测验的信度,相反则会低估测验的信度。
7. 根据默瑞需要理论编制的人格测验是( )。
A. 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16PF )
B.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
C.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
D.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
【答案】D
【解析】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是一种自陈量表,它以默瑞的需要理论为基础,所测
的十五种人类需要包括: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等。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的理论基础是个性特质论;艾森克人格问卷是在艾森克三维人格论基础上编制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是以人格理论为基础编制的。
8. 高考的最高分为650分,其百分等级为100,最低分为105分,百分等级为1,要录取20%的学生进入大学,百分等级为80的百分位数为( )。
A.500
B.512
C.532
D.540
【答案】D
【解析】应用直线内插法求解,设80的百分位数为X ,则有
9. 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 )。
A. —般适用于学前儿童
B. 以思维的精确性记分
C. 其理论基础是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D. 包括30个分测验
【答案】C
【解析】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是根据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编制的,包括14个分测验,适用于初中水平以上的人。该测验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10.用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比率智商只能进行个体内比较
B. 离差智商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C. 智力年龄会随生理年龄的増长不断发展
D. 比率智商不能满足对年龄单元等值性的要求
【答案】D
【解析】1949年韦克斯勒在他编制的儿童智力量表中首次采用了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这是因为比率智商的基本假定是智力发展和年龄增长呈正比,是一种直线关系,但随着人年纪的增长,到约到26岁左右智商就停止增长进入了高原期,所以比率智商不适用于年纪大的时候。
11.职业测验最重要的两种效度是( )。
A. 内容和构想效度
B. 构想和预测效度
C. 预测和内容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