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07会计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答案】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联营企业投资,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采用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以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等明细科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反映全部投资成本。其中,“投资成本”明细科目反映购入股权时在被投资企业按公允价值确定的所有者权益中占有的份额及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占有份额形成的商誉; “损益调整”明细科目反映购入股权以后随着被投资企业留存收益的增减变动而享有份额的调整数:“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明细科目反映购入股权以后随着被投资企业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而享有份额的调整数。

2. 投资性房地产

【答案】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己出租的建筑物、己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

投资性房地产的主要形式是出租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其实质是让渡资产使用权,所获得的租金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使用费收入,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投资性房地产的另一种形式是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其目的是为了增值后转让以赚取增值收益,也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出租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以及持有土地使用权并准备增值后转让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构成企业的收入。

3. 流动负债

【答案】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以流动资产或增加其他负债来抵偿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应交税费和其他应付款等。确认流动负债的目的,主要是将其与流动资产进行比较,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4. 上作底稿法和T 形账户法

【答案】(1)工作底稿法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在工作底稿上编制调整分录,据以确定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金额,从而编制现金

流量表。工作底稿横向分为五栏,在资产负债表部分,第一栏是项目栏,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名称:第二栏是期初数,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期初数; 第三栏是调整分录的借方栏:第四栏是调整分录的贷方栏; 第五栏是期末数,填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末数。

(2)T 形账户法是以T 形账户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5. 在产品

【答案】在产品是指处于生产阶段尚未完工的生产物,包括处于各生产工序正在加工的在制品,以及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制成品。在产品一般不需要入半成品库。

有在产品的企业,每一个产品成本计算期(一般一个月为一个成本计算期)期末,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方法一般根据产品、材料生产特点,月末在产品数量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大小,各项成本要素所占比重大小,企业定额管理水平等确定,常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固定数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等。

6. 所得税费用

【答案】所得税费用,是指应在会计税前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7. 坏账

【答案】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称为坏账。一般,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认为发生了坏账: (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则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款项;

(2)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款项;

(3)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包括赔偿)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款项;

(4)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决,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款项;

(5)超过法定年限以上(一般为3年)仍未收回的应收款项;

(6)法定机构批准可核销的应收款项。

8.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答案】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具体来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将产生应纳税暂时生差异。

二、简答题

9. 如何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和利息调整摊销?

【答案】(1)实际利率法要求以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乘以取得债券投资时的实际利率,据以

确定当期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再将其与当期的票面利息相比较,以两者的差额作为当期应摊销的利息调整金额。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各期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这个相同的投资收益率就是该债券的实际利率。

(2)实际利率是使所购买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该债券的入账金额的折现率。利用公式:债券初始入账价值=债券面值

券时的实际利率。

(3)实际利率法的特点是各期的投资收益率保持不变,但由于债券投资额在不断变化,使得各期的投资收益也在不断变化; 实际利率法下,债券利息调整借差或贷差摊销额是票面利息与投资收益(即实际利息)的差额,在票面利息不变而投资收益变化的情况下,摊销额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采用实际利率法能够使一项投资业务中各期投资收益率相同,正确反映各期经营业绩,但计算工作较为复杂。

10.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如何分类的? 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答案】(1)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为两类,即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①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能够对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所发生的事项提供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从而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的一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也就是说,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所确定的某些财务报表数据已不恰当,应该据以调整这些财务报表项目,从而为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②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的一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这样分类的原因在于:

①调整事项能对资产负债表目的存在情况提供追加的证据,并会影响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的内在估计;

②重要的非调整事项虽然不影响资产负债表目的财务报表数字,但可能影响资产负债表以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需要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样分类,加以披露。

11.职工薪酬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职工薪酬,是指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既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也包括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职工薪酬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债券票面利息采用插值法可以计算出购买债